麗水農業“生態飯”越吃越香

麗水九山半水半分田,過去農民在巴掌大塊的耕地上望天吃飯,苦幹“苦熬”。如今,把生態嫁接到農業廣闊田野上,綠水青山悄然之間為農民帶來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放眼田間地頭,走進農家舍院,全市農民同吃一碗“生態飯”,填飽了肚子,甜透了心窩。

生態精品農業發展的這五年,是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和諧”最顯著的五年。初步形成以菌、茶、果、蔬、藥、畜牧、油茶、筍竹和漁業等九大特色農業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2016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459元,年均增長10.79%;89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點綴綠谷鄉間,讓農業發展搭上“高速列車”……

“在田地裡低頭摸爬滾打,倒不如利用好生態做精品。”眼下,這已經成為麗水越來越多老農民、“新農人”的思想共識和生動實踐。

68歲的遂昌縣新路灣鎮蕉川村村民程遠平怎麼也沒想到,年近古稀的歲數,還能在田裡“做點事”。去年他帶領全鎮9個村村民制種54萬公斤,實現產值8433.73萬元。

新路灣鎮是浙江省最大的雜交稻制種基地,全省唯一的省級種業特色強鎮。該鎮能夠在農業領域鶴立雞群,除了程遠平等一幫人的努力,也離不開我市持續推進農業平臺建設。

近年來,我市抓好農業“三區”建設,累計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40.64萬畝、省級現代農業園區89個,其中現代農業綜合區13個,數量居全省各市第一。

同時,全市共推進9個現代農業產業集聚區、19個農業特色強鎮“一區一鎮”規劃建設,其中,龍泉食用菌農業產業集聚區、景寧鶴溪惠明茶特色農業強鎮、遂昌新路灣種業特色農業強鎮入選全省第一批農業“一區一鎮”。

說起麗水農業端上“綠色碗”,吃“生態飯”,農旅融合功不可沒。

這幾年,麗水鄉村旅遊呈現井噴態勢,農家樂、民宿遊客接待應接不暇,旅遊收入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一個個功能單一的農業園區,通過完善旅遊綜合設施,華麗蛻變為集休閒、體驗、觀光等於一體的現代景區。目前,全市建成休閒觀光農業區(點)286個、休閒家庭農場66個,榮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國字號”頭銜24個,我市獲評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市。

雲和雪梨普遍果形大、耐儲運、果糖含量多、鬆脆多汁、酸甜可口,還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等藥用功效。可這樣的好果子,在之前只要出了雲和,知道的人就少之又少。而如今,雲和雪梨憑藉著“麗水山耕”這個區域公共品牌實現了溢價,進入了北、上、廣、深等諸多大城市,甚至許多商客或消費者都會主動來雲和訂購。

2014年9月,我市創建了全國地級市首個覆蓋全區域、全產業、全品類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該品牌以“母雞帶小雞”雙商標方式運行,用品牌引領九個縣(市、區)的地方特色品牌、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旗下背書農產品490個。2017年“麗水山耕”品牌銷售額達到34.95億元,品牌銷售額累計達到61.05億元,平均溢價達30%,品牌富農成效顯著。

打好生態精品農業這張牌,我市還整建制推進省級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市“雙創”工程,農業雙創初見成效,質量安全總體向好。

位於慶元縣濛州街道大坑村的興泰生豬養殖場,有一幢雙層結構的生豬“宿舍樓”,上層鋪設漏縫板用來養豬,下層發酵槽內的墊料經過半年多的反覆攪拌和發酵後就可成為山林、果園的有機肥。利用這種“非接觸發酵床”養豬零排放模式,實現治汙致富兩不誤。

慶元“養豬上樓”是我市“雙創”工程在基層開花結果的縮影。我市在生態農業發展上,向傳統粗放式生產經營方式動刀,整治提升畜禽養殖場705家,開展散養生豬汙染專項整治行動,完成全市規模養殖場線上防控平臺建設。共實施16萬畝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每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250萬畝(次)以上,累計完成統防統治206萬畝,提前完成“五水共治”農業各項考核指標。

走生態路,吃安全飯,我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市共建立649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建立生產主體信息庫入庫企業2368家,實現“省級以上示範合作社、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全覆蓋。

“讓‘綠色’長留田野,麗水每一寸土地都能迸發出驚人奇蹟。”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我市生態精品農業將聚焦“高效生態、特色精品、綠色安全”,爭取與全省同步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農業現代化,探索走出一條全國山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