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孩子总尿床……家长们这几点一定要知道

大家好,我是医师老林,前几日接诊一位”特殊的患者“

,是一位6岁的小男孩,据其母亲所述,从小至今一直有尿床的恶习,对于尿床之事,小孩沉默不语,母亲却喋喋不休的抱怨........因此老林记忆尤深,特以”小儿遗尿“之症,进行科普。

调皮的孩子总尿床……家长们这几点一定要知道

什么是小儿遗尿

5岁以上孩子,若夜间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后自遗,也不曾醒来的尿床行为,一个月超过2次以上,持续半年左右,临床上就能确诊为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有哪些分类

一般是原发性和继发性两方面,原发性小儿遗尿就是一出生就一直尿床。继发性的尿床一般伴随一些疾病所致,比如说:泌尿系感染、尿道畸形、脑部疾病、脑瘫、大脑发育不全、脊椎裂或者其他方面称为继发性遗尿症。

小儿遗尿需要做哪方面的检查?

一般需要看外观生殖器有没有异常、尿道畸形,另外要查一遍尿常规有没有泌尿系感染,另外小男孩是不是包皮过长、便秘,做个检查,要做骶锥的平片叫X线照骶锥看看有没有骶锥裂,骶锥裂的孩子几乎100%都有尿床的情况,就是骶锥没有发育完善、神经发育没有完善这种孩子都有尿床的情况,可能尿床的孩子如果做检查可能有50%有骶锥裂情况,所以一般这种孩子就查尿常规、照一个腰骶的平片就行了。

小儿遗尿发病率高吗?

据临床统计,很多孩子到青春期或者10岁左右,遗尿情况就自主康复了,6岁以下的孩子遗尿发病率为15%,6-10岁年龄段为5%,14岁左右降到4%,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逐渐发育完善,膀胱括约肌的提高,遗尿情况就逐渐减少,但也有青春期或者成人的也会出现遗尿之症的情况,一般在1.5%左右的发病率

现在有一个外用的遗尿报警器,另一个是叫抗利尿激素,因为儿童按照西医的原因可能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所以水液大量的到晚上以后排到膀胱里面,用抗利尿激素,能有效的控制水液转换尿液,中成药有一个缩泉丸就是针对遗尿的。

小儿遗尿需要心理疏导吗?

当然,一般小儿遗尿都在5-6岁左右,此时小儿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评判能力,本身小还就会觉得”尿床“是羞羞脸的事情,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家长需要安抚,住校的小孩,家长更需要事先与老师沟通,以免有效的心灵受到挫折。

配合行为主要以下几方面:①唤醒,唤醒的前提是需要家长掌握夜间排尿的时间点,最好提前半个小时,唤醒小孩,自己行走去排尿。②控制,尿液是水液转换而来,晚上尽可能的少喝水。③口锻炼,白天多喝水,进行憋尿锻炼,提升膀胱容量,及尿道括约肌的能力。④耐心,家长一定不能批评指责,要有恒心,有耐心的对待小儿。

小儿遗尿是遗传所致?

小儿遗尿的遗传性还是很强,如果父母双方单亲,父母双方有一个是尿床孩子发病率可以是58%点多将近60%,如果父母双方都有尿床那几乎孩子差不多80%多都有尿床,所以遗传还是很重要的,经常临床上见到病人很多都是父母双方或者单方小时候就有尿床的情况,那么孩子就容易出现尿床。


收藏·转发·评论

本期话题:对于”尿床“的孩子,应该怎么样与其沟通,既能让孩子知道尿床是不好行为,又能使小儿心灵不受打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