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频起,三原则做到“宠辱不惊”

“小凤雅”事件刚刚落下帷幕,“菲妥妥”事件又起风帆。我们在面对大量的不知真假的信息的时候,该如何做到“宠辱不惊”呢?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也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方式和世界分享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同时,我们也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更多的敌人。无论是什么社交渠道,都有充满了善意的人们和恶意的人们,我们面对着屏幕,面对层出不穷的言论,面对从未停止的争论,该如何自持?

今年的高考季又到了,于是,各地又出现了“丢准考证”的事情,微信朋友圈也在四处传播着“XXX的准考证丢了”等新闻,而今年,谣言届也与时俱进出现了更新换代,一条“考前忙拍抖音,女生考试迟到追悔莫及”的谣言在网上流传。随后,抖音短视频官方微头条发布了一条辟谣消息,表示真实情况为: “2014年06月08日,山东省济南市一名考生因为迟到被禁止进入考场,不少家长现场求情未果,考生只能带着遗憾离开。”在2014年,抖音短视频尚未诞生。 不止高考季,网络谣言,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浏览的每一个新闻,都有可能是编造出来博眼球的,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很多广告,很多有是为了推销假冒伪劣商品而伪造出来的。

在面对各种不明真相而又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闻,我们该如何做到“宠辱不惊”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坚持三个原则就可以了:

第一,细分辨真假,在面对新鲜出炉的新闻,我们先确定它的真假。善用百度,如果是科普类的新闻,网上各种百科一般都有专业科学的解释,如果是新闻事件,多搜索一下,总会有相关事件来佐证;

第二,不妄加评论,如果各种方式也不能确定时间的真实性,那我们就不随意评论,不妄下定论,尤其不要发表攻击性的言论;

第三,不转发传播,如果我们最终也确定不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那么我们在不妄加评论的基础上不广而告之,默默关注,跟进后续即可,时间会告诉我们真相。

如果我们坚持这三个原则,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传播谣言,不被谣言所害,同时,也不伤害别人。

黄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