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我想要活下去,但是並不容易

比特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但是它如果想要活下去,還要面對很多挑戰,今天學習下,它將要面對的有什麼。

比特幣:我想要活下去,但是並不容易

1.哈希算法破解

整個比特幣安全核心在於SHA-265安全散列演算法。這個有些深奧,暫且比解釋具體內容。從歷史數據來看:大部分加密算法都是逐步發現漏洞,並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被其它算法代替.

有傳: NSA製造了sha-265,他們不可能不留後門。斯諾登的稜鏡事件已經明白的告訴人們,美國政府會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進行監視與解密。雖然有很多人會研究SHA-2,且目前沒有公開的證據表明有漏洞。但沒有公開這並不能代表就沒有,因為發現漏洞的人也有可能保留這個秘密來自己利用,而不是公佈。

2.交易確認時間太長

每個交易需要6個確認。比特幣的交易數據被打包到一個“數據塊”或“區塊”(block)中後,交易就算初步確認了。當區塊鏈接到前一個區塊之後,交易會得到進一步的確認。在連續得到6個區塊確認之後,這筆交易基本上就不可逆轉地得到確認了。然而我去超市買盒煙,煙都快吸完了,超市還不讓我走。

3.其它虛擬貨幣的競爭

眾所周知,比特幣是開源的。所以比特幣成名後不久,大量的仿製品出現,它們也想在虛擬幣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就出現了我們說的“山寨幣”。有的複製了比特幣的代碼,有的重新改良。例如以太坊,萊特幣等等。那麼,他們它們有一天會不會取代比特幣呢。

4.51%的攻擊

假定發動51%攻擊的人是一個理性的人,攻擊的目的為了利益,而不是為了其他,因而攻擊者在發動攻擊前有兩個條件:

掌握了比特幣全網的51%算力

手裡持有大量比特幣

攻擊是一種投資,誠實持幣和挖礦也是一種投資。攻擊冒了巨大風險,獲得12億,如果在交易所大量拋售,獲利還會更低;誠實持幣和挖礦,沒有任何風險,一個季度內輕鬆獲得收益=10億+6億=16億。我們假定的有理性的人,為了獲得更大收益而攻擊的人,實際上是不會發動這樣的攻擊的,這就是51%攻擊悖論。

不過,如果是瘋子或者國家,不惜血本只為毀滅比特幣,我們沒有辦法阻止,也就沒有必要討論。

5.各國政府的態度

有些國家對比特幣視之洪水猛獸,拒之以國門之外;有一些國家卻開門揖客,制定積極的法律稅收政策,鼓勵民眾持有使用比特幣;還有國家以監管為手段,引導比特幣市場有序發展。在監管內允許的國家有美國,日本,韓國等。在中國和俄羅斯,比特幣是禁止交易的。

比特幣:我想要活下去,但是並不容易

隨著人們對加密貨幣理解加深,越來越多的加密貨幣應用走進人們視野,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有引導的管理加密貨幣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國家治理以及金融管理中以及加密貨幣逐漸被引進各大交易所允許做空的機制的存在,將使得加密貨幣成為新生代價值的載體。但這不可否認,這一過程也將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

智能炒幣軟件微信xuan177708962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