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大家都知道中国这么大,各地的风俗也不一样,也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菜系和吃法,当然还有一些人被本地人称为“蜜糖”,但是在外地人看来,这却是“毒药”一样的存在,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你之蜜糖,彼之毒药”的美食吧!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大理乳扇:

去过大理的朋友,在古城一般会见到很多“烤乳扇”的小摊,尝了之后,有人觉得开启了新世界,也有人觉得恶心难耐。乳扇的制作,简单来说,是用酸化浓缩的牛奶团子,依靠它的韧性拉长,绷在两根竹竿上晾干,取下后形似扇片,就叫“乳扇”。常见的吃法是烤制、油炸,甜咸椒麻,凭人喜好。乳扇刚做好很新鲜时,当地人也会裹上白糖或蜂蜜生吃,奶香满口,富有嚼劲,以求“真味”。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乳扇和意大利著名的马苏里拉水牛芝士,都是含水量高的奶制品,在“牛奶团子”的制作过程上,几乎一致。马苏里拉的成品就止步于“团子”,而乳扇则多了个拉长晒干的步骤。二者皆有丰富的韧性,乳扇“干韧”有嚼劲,马苏里拉“湿韧”会“拉丝”。至于那些认为乳扇令人作呕的人,一部分是个人口味问题,另一部分多半是吃了旅游景点变质的,口感发酸发臭,还硬说是“膻味”,那真不是乳扇的锅。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西安浆水鱼鱼:

一道著名的陕西传统小吃,浆水鱼鱼其实并不似鱼,反而比较像蝌蚪。陕西话叫“蛤蟆骨斗”,即小蝌蚪。浆水鱼鱼一般有两种:玉米面和淀粉,可热吃也可凉吃,味道十分鲜美。夏季特别适宜,可缓解夏季的烦躁酸辣爽口是夏季提升食欲的佳品。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贾平凹先生在《陕西小吃小识录》里说:“名曰鱼,其实并不似鱼,酷如蝌蚪。外地人多不知做法,秦人有戏谑者夸口为手工一一捏制,遂使外人叹为观止。…漏鱼儿可凉吃,滑、软,进口待咬时却顺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易饱,亦解饥。”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酸香的汤汁里呈着满满一碗幼滑嫩白的鱼鱼,上面点缀着酸芹菜,青葱苗,以及地道的油泼辣子。这一口吃到嘴里,酸香软滑,像一条条小鱼跃进你的嘴,非常起胃。浆水味非常浓郁,就着里面的酸菜喝一口,酸爽可口。喜欢吃辣的小伙伴给油泼辣子的时候下手狠点,搅拌匀了来一口,那味道,绝了。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四川凉拌折耳根:

我们说的折耳根,书名蕺菜,腥臭草本植物,有异味……异味就是不爱吃的人说的一股腥臭味,然后我们觉得嫩香嫩香哎!对于不吃折耳根和香菜的人类来说,图里唯一能吃的地方应该是盘子吧……不仅仅是四川,只要你来到了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看到折耳根的身影。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不论是云南贵州亦或是贵州,无论是在烤鱼还是烤豆腐里,或者是火锅油碟,或是任何菜式,你都有可能见到或吃到折耳根,甚至在父母那一代,如果你生病了,伤风感冒没钱买药,或是身上有外伤,把折耳根煎水喝都能治病,或者把折耳根敷伤口上也能让伤口愈合。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武汉热干面:

许多从其他地方来武汉的小伙伴,可能并不喜欢个蠢萌蠢萌的家伙。用料简单,色泽黯淡。其貌不扬,碗盘难看。干干瘪瘪,黏黏糊糊。最关键的是,面下好了丢一坨芝麻酱就不管了,还要自己动手拌着吃。至于味道嘛,很多习惯于吃汤粉面的童鞋也吃不惯,觉得很干。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还有的觉得芝麻酱不好吃,还有的觉得葱不能忍,还有的觉得萝卜干反人类,反正许多外地人,能有一千种理由不喜欢热干面。但对于武汉人来说,热干面就是人间美味,尤其碗边边不溢出一道多余的芝麻酱,都感觉不正宗。

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的“蜜糖”,外地人的“毒药”?

看了这些你有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蜜糖或是“毒药”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哦。喜欢小编的麻烦动动小手帮小编点个关注,您的支持就是小编最大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