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詩:山抹微雲之無論古今,離別總是傷心時

滿庭芳

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子夜讀詩:山抹微雲之無論古今,離別總是傷心時

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一反情人間巴不得天天膩在一起的常態,但是秦觀的這首《滿庭芳》也是秦觀的得意之作之一。正是這首詞讓他獲得一個“山抹微雲”秦學士的美譽,這首詞也是後世品詞者仔細品讀的一首美詞。

開篇的一個“抹”字,直接把山和雲都寫的活了起來,再來一句天連衰草,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一副遠景的山水畫就被秦觀給用短短的八個字給描繪出來了大體。這就是古代文人煉字的精妙之處,是我輩之人該學習的地方。有了大體,接下來就是要給這山水畫添上細節。

子夜讀詩:山抹微雲之無論古今,離別總是傷心時

一座古代城市的景象出現在了眼前,秦觀在道別的時候,有人在城門上吹響了畫角,說明已是黃昏時分。離別中的秦觀頓時回憶的畫面展現在了其眼前。從斜陽到燈火,黃昏是多麼的短暫,只是那麼一會就落幕了。為什麼會如此的短暫?是那甜蜜的過往使得時間加速了吧!然而這一離別,再相見之日就不知道是何時了,畢竟古代的交通和通訊皆沒有現代這麼發達,很多“好朋友”這麼一別就是永別了,所以秦觀才這麼的傷感,一個“望斷”,把秦觀的不捨徹底突顯,此時就已經是燈火明瞭了。

秦觀的這首詞,是空間和時間的集體展現,也是秦觀離別之痛的細緻描繪。秦觀的仕途也如這感情不順一樣,也是多遭坎坷。秦觀又以悲傷的詞作著稱,不知秦觀的詞作中是否是影射其多舛仕途和人生遭遇?

子夜讀詩:山抹微雲之無論古今,離別總是傷心時

秦觀和蘇軾是同一個時代人,兩人的關係也極好,還傳出了秦觀是蘇軾妹夫的傳聞。他們倆的仕途同樣的不順,但是蘇軾後期走的是逍遙遊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路線,秦觀則是堅持這傷感路線。但是那個時代蘇軾就只有一個,就像唐朝李白的風格也是獨樹一幟。這樣下來,秦觀就有點在走杜甫的路線了,只是杜甫是憂國憂民的“大憂”,秦觀則是小憂,所以最終達到的境界當然也就不一樣了。不過也不能就此看低秦觀,他的境界也是少數人才能達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