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龍擡頭 讀詩 靜待疫情過去,一起踏春

今天是2020年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好年景,春開頭。萬物在此時開始真正甦醒,春天真的來了。

二月二 龍抬頭 讀詩 靜待疫情過去,一起踏春

【二月二 龍抬頭的由來】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說文解字》中解釋“龍”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

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龍抬頭,習俗眾多:祭祀土地神、剃頭、炸糕做豆麵卷子 、舞龍......

二月二 龍抬頭 讀詩 靜待疫情過去,一起踏春

【二月二 龍抬頭,剃龍頭】

俗話說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中國人習慣趕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剪頭髮。小孩理髮長大出人頭地,大人理髮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據說,在這一天龍王爺佈下春雨,為大地洗去一冬的積霜與陳舊。在這萬物更新的時候,剃頭就是為了迎合這種蓬勃之氣,讓我們也從頭到腳煥然一新。

春節前對孩子說,等著二月二這一天,我帶他一起去理髮。但疫情當前,如今很多理髮店都不開業。只能感慨:理髮竟然成了奢侈的事情。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帶孩子去剪一個帥美的髮型。

二月二 龍抬頭 讀詩 靜待疫情過去,一起踏春

【二月二 健康祝福】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龍角星隨著地平線一同升起,護佑中華的神龍將在這一天甦醒。為大地興風布雨,滋養著萬畝良田,庇佑人間萬萬年。

誠摯祈禱:二月二的到來,也將使得中華大地的疫情儘快退去,願每一個龍的傳人健康平安,生機勃勃,從這頭到那頭,一年好運!

龍抬頭,是節日的歡慶,是萬物的更新,是一年的復始,更是人間的希望。讓我們翹首以待,趕毒掃菌喚生機,萬物共榮的勝春!


二月二 龍抬頭 讀詩 靜待疫情過去,一起踏春


【二月二 那些詩歌】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過二月二踏青的場景:《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

十字津頭一字行。

雨後天晴,小草和野菜都發出了嫩芽,翩翩少年也換上了薄衣服,處處充滿勃勃生機。

農曆二月初二日,是中國民間節日,“花朝節” 、“踏青節”的別稱。

二月二 龍抬頭 讀詩 靜待疫情過去,一起踏春

在唐朝李商隱的筆下,對二月二日的春景描寫更為細膩:《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

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

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

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

更作風簷夜雨聲。

春風和暢陽光送暖,花柳婀娜多姿,蜂悅蝶喜,到處是暖洋洋的春意。


在宋朝釋行海的筆下,二月二日的春景讓他感慨萬分:《丙辰二月二日喜晴其二》

春來處處有花看,

一種芳心欲吐難。

陌上鵝黃初染柳,

不禁菸雨嫋輕寒。

佛家的釋行海,二月二日在雨後天氣晴朗之後心情愉悅,連作三首詩。此首描寫了剛吐嫩芽的柳樹是鵝黃色的,只是煙雨之中卻讓人擔心柳條能不能經受住這還帶有點寒氣的初春?


在宋朝司馬光的筆下,二月二日的踏春也別有一番滋味:《二月二日太常致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官舍春蕭瑟,朝來尚薄寒,

人雖繁陌上,塵不近門端。

已負踏青約,仍未舉白歡,

憑君御溝上,試折柳條看。


二月二日出郊 (宋 王庭珪)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壠高低紫燕飛。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編後語:草長鶯飛二月天,陌上鵝黃初染柳,這樣的好情致,那時尋常,而今卻是一種渴望。但就好像“絕處逢生”,越是困難的處境,越能看見美好。春天已經來臨,讓我們靜待疫情過去,一起踏春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