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匡石油”的背後:強大的莆田石油幫

“中匡石油”的背後:強大的莆田石油幫

很山寨:顏色一樣招牌相像

近日,一段“河南現‘中匡石油’,有車主不敢加油”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中匡石油工作人員強調稱,“這是中匡石油,而不是中國石油”。原本想加油的司機知道後,放棄加油直接離開。一位司機稱,“一看是中國石油,就拿著卡過來,但人家說是中匡石油,也不敢加。”據稱,這個中匡石油加油站因為正在搞促銷,所以比正常油價要便宜一些。

視頻在網上傳播後也引發了熱議,有不少網友認為中匡石油是在“傍名牌”,容易引起車主混淆。除了河南三門峽之外,其他多地也都有中匡石油加油站。一位車主對北青報記者稱,他在秦皇島就曾看到過中匡石油。還有網友稱,在安徽亳州渦陽縣以及安徽宿州等地都曾見到過中匡石油加油站。

此外,還有網友稱,曾看到過“中園石油”、“中圍石油”、“中固石油”等容易讓人產生混淆的加油站。

工商資料顯示,中匡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公司,註冊於2013年10月21日,註冊地址則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經營範圍包括柴油、汽油、潤滑油、煤油批發、加油站管理等,中匡石油的法人李建輝還擔任了一家名為“福建省申國石油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在一家加盟網站上,中匡石油介紹稱,其是一家專業從事石油產品銷售、加油站業務及終端品牌服務的民營石油企業,目前銷售網絡已經覆蓋東北、內蒙古及晉冀魯豫皖等地。

李建輝稱,公司並非是山寨中國石油,中匡兩個字一直都有,你可以上網查一下,這不是我們自己造出來的,而是中國傳統文化”。對於有網友質疑中匡石油是在“傍名牌”,李建輝則稱,這只是個別人處心積慮的想法,沒有刻意模仿中國石油。

很打拼:4000多米的高原上,都有莆田人加油站

其實,在中匡石油的背後,是一個隱秘而強大的莆田石油經營企業群。

從92年開始,成品油零售市場開始放開,政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市場,第一批“福建派加油站”在此期間崛起,這其中,莆田人開始走進這江湖,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那時的莆田,環山臨海,人多地少,生活條件惡劣。

作為民營加油站重要的一隻派系,從最初的魚龍混雜,高額利潤,再到現在的愈加規範,連鎖經營。他們大致經歷了擴張、萎縮、壯大和穩增四個階段。

到現在,莆田加油站,佔民營加油站的一半以上,分佈在全國各地,你還能時不時的看見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都有莆田人加油站的身影。

“中匡石油”的背後:強大的莆田石油幫

川西卡拉子山口上的加油站

所以常常有人說,有人的地方就有莆田人。莆田的民營加油站算是一個非常“低調”的商幫,可能他們都保持一個傳統,叫:“最好的宣傳就是不宣傳,悶聲掙大錢”。

有人說:“修建一座加油站的成本在1000萬元左右,如果盈利特別好,兩年就可以回本,正常情況下4-6年。“在地級市租賃一個加油站,每年的花費大概是230萬元。

最早都是採取民間融資的方式,向一般向家人或者熟人籌資,漸漸的在這個江湖生根發芽。

莆田“石油幫”主要由城廂區靈川人、東海人、華亭人;仙遊的郊尾人、楓亭人、蓋尾人以及涵江區的梧塘人、大洋人等組成。

莆田人內部的信息流通也十分暢達,哪裡有建加油站的指標,承租轉讓金額等等信息,都會在同鄉之間流轉。資本是趨利的,只要有高額的利潤,就會不斷有新的投資加入。

自金融危機之後,民營加油站的市場份額受到衝擊,常打價格戰,面對中石化和中石油這樣的巨頭,部分根基不穩的民營加油站退出市場,但是莆田的民營加油站因為有三十多年的根基,依舊站立於這個市場。

很團結:抱團加快轉型升級

幾年前的一組數字是:至目前,全國有十萬餘座加油站,其民營加油站佔據半壁江山。福建莆田人管理經營的加油站佔民營加油站的80%達4萬座,年產值達4萬多億。

“中匡石油”的背後:強大的莆田石油幫

近年來,莆田這些“富得冒油”的人也開始在走轉型路了。

2015年9月18日,中圖能源集團、中能集團、中福集團、振華石油集團等十餘家從事能源行業的莆籍民營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齊聚北京,召開“油聯通”高峰研討會。

這次高峰研討會,主要是加強油企聯合,整合資源,提升各企業加油站的設備設施智能化建設,實行互連互通,共同打造一個油企平臺,為走資本市場奠定基礎,最終實現油企的重資產或輕資產上市的發展目標。會議重點就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一是油企資源整合,整合後的所有加油站將實行統一的品牌、統一的團隊管理、統一的油品採購配送、統一的營銷宣傳,併成立“油聯通”管理公司,將所有加油站聯網,統一加油卡,統一推廣運營管理模式等。

二是確立共同的發展目標,在統一管理、經營下,推動新成立公司在香港主辦成功上市,讓全體參與的股東既有積極性,又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三是創新經營模式,建立“油聯通”互聯網管理公司營運模式,可以拓展油站便利店、快餐咖啡簡餐服務、汽車服務、油站加油卡聯網、油站O2O、金融服務、廣告等業務,實現真正的油非互促、油非互動、油站和金融互聯網相結合

研討會由仙遊縣委、縣政府推動的,而這次開會的地點就是在同是經營加油站的莆籍仙遊企業家張志雄的立根酒店。據不完全統計,參會的“油老闆”可以控制全國3萬多座加油站。

雖然上述提及的數字均無官方口徑,但從以上梳理我們可以知道,仙遊人在全國經營加油站的規模之龐大。

我們熟知的連天紅傢俱的李機能就是從經營石油賺的第一桶金。2007年底回莆田創辦連天紅(福建)傢俱有限公司。從其在紅木產業的投入上可推測其在加油站的實力。另一個紅木知名企業山中集團的許國山也經營有加油站。

北京立根集團董事長張志雄旗下的”中圖能源“和仙遊人丁明控制的“中福石油”是繼“中石油”、“中石化”等國企之外的民營石油企業中的領頭羊。

張志雄從1992年開始在江蘇從事石油能源貿易;2003年成立立根集團,其旗下的“中圖能源”主要從事成品油終端零售業務,致力於打造中圖能源連鎖品牌,主要從事成品油終端零售業務。立根集團經營項目覆蓋北京、江蘇、河北、山東、廣東等地區。集團現擁有下屬控股企業、參股企業二十多家,固定資產五億人民幣,年營業收入達十億元人民幣,員工近2000多人。目前他還是福建企業總商會文化創意產業商會監事長、北京福建能源環保商會會長。

北京中福石油集團是所屬的加油站近一半加盟中國石油特許站,所銷售的成品油均由中石油提供。公司在京、津、冀、遼共擁有加油、加氣站近40座;在京藏高速公路內蒙古包頭段投資近兩億元建有服務區一對;在瀋陽沈北及天津楊柳青分別建有油品儲存能力達10000噸的油庫兩座。

“中福石油” 在2003年成立之初,只有兩三個站,五六十名員工,投資額不足千萬元,年銷售不足兩億元。經過十年的發展,“中福石油”全年批發零售成品油達二十多億元,公司淨資產近十億元。

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是陳建貴旗下的啟點石化。 2000年,陳建貴投奔了遠在邯鄲的姐夫。姐夫的加油站在邯鄲風生水起,也讓他堅定了創業的信念。他後來來到保定,開始經營小型加油站,隨後迅速擴充,最後創辦了河北啟點集團。其旗下的啟點成品油銷售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成品油平價連鎖經營為主的企業。目前在保定地區擁有平價連鎖加油站17座。

除此之外,較有實力的還有江蘇蘇油集團董事長建武、河北振華石油集團董事長嚴振華、江蘇中能石油集團董事長陸建輝、中港石油吳啟義、太原21站石油集團董事長嚴建光、雲南石化董事長吳瑞應、湖北天海石油集團董事長蔡燕美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