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匡石油”的背后:强大的莆田石油帮

“中匡石油”的背后:强大的莆田石油帮

很山寨:颜色一样招牌相像

近日,一段“河南现‘中匡石油’,有车主不敢加油”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中匡石油工作人员强调称,“这是中匡石油,而不是中国石油”。原本想加油的司机知道后,放弃加油直接离开。一位司机称,“一看是中国石油,就拿着卡过来,但人家说是中匡石油,也不敢加。”据称,这个中匡石油加油站因为正在搞促销,所以比正常油价要便宜一些。

视频在网上传播后也引发了热议,有不少网友认为中匡石油是在“傍名牌”,容易引起车主混淆。除了河南三门峡之外,其他多地也都有中匡石油加油站。一位车主对北青报记者称,他在秦皇岛就曾看到过中匡石油。还有网友称,在安徽亳州涡阳县以及安徽宿州等地都曾见到过中匡石油加油站。

此外,还有网友称,曾看到过“中园石油”、“中围石油”、“中固石油”等容易让人产生混淆的加油站。

工商资料显示,中匡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公司,注册于2013年10月21日,注册地址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经营范围包括柴油、汽油、润滑油、煤油批发、加油站管理等,中匡石油的法人李建辉还担任了一家名为“福建省申国石油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在一家加盟网站上,中匡石油介绍称,其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产品销售、加油站业务及终端品牌服务的民营石油企业,目前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东北、内蒙古及晋冀鲁豫皖等地。

李建辉称,公司并非是山寨中国石油,中匡两个字一直都有,你可以上网查一下,这不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有网友质疑中匡石油是在“傍名牌”,李建辉则称,这只是个别人处心积虑的想法,没有刻意模仿中国石油。

很打拼:4000多米的高原上,都有莆田人加油站

其实,在中匡石油的背后,是一个隐秘而强大的莆田石油经营企业群。

从92年开始,成品油零售市场开始放开,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第一批“福建派加油站”在此期间崛起,这其中,莆田人开始走进这江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那时的莆田,环山临海,人多地少,生活条件恶劣。

作为民营加油站重要的一只派系,从最初的鱼龙混杂,高额利润,再到现在的愈加规范,连锁经营。他们大致经历了扩张、萎缩、壮大和稳增四个阶段。

到现在,莆田加油站,占民营加油站的一半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你还能时不时的看见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都有莆田人加油站的身影。

“中匡石油”的背后:强大的莆田石油帮

川西卡拉子山口上的加油站

所以常常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莆田人。莆田的民营加油站算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商帮,可能他们都保持一个传统,叫:“最好的宣传就是不宣传,闷声挣大钱”。

有人说:“修建一座加油站的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如果盈利特别好,两年就可以回本,正常情况下4-6年。“在地级市租赁一个加油站,每年的花费大概是230万元。

最早都是采取民间融资的方式,向一般向家人或者熟人筹资,渐渐的在这个江湖生根发芽。

莆田“石油帮”主要由城厢区灵川人、东海人、华亭人;仙游的郊尾人、枫亭人、盖尾人以及涵江区的梧塘人、大洋人等组成。

莆田人内部的信息流通也十分畅达,哪里有建加油站的指标,承租转让金额等等信息,都会在同乡之间流转。资本是趋利的,只要有高额的利润,就会不断有新的投资加入。

自金融危机之后,民营加油站的市场份额受到冲击,常打价格战,面对中石化和中石油这样的巨头,部分根基不稳的民营加油站退出市场,但是莆田的民营加油站因为有三十多年的根基,依旧站立于这个市场。

很团结:抱团加快转型升级

几年前的一组数字是:至目前,全国有十万余座加油站,其民营加油站占据半壁江山。福建莆田人管理经营的加油站占民营加油站的80%达4万座,年产值达4万多亿。

“中匡石油”的背后:强大的莆田石油帮

近年来,莆田这些“富得冒油”的人也开始在走转型路了。

2015年9月18日,中图能源集团、中能集团、中福集团、振华石油集团等十余家从事能源行业的莆籍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齐聚北京,召开“油联通”高峰研讨会。

这次高峰研讨会,主要是加强油企联合,整合资源,提升各企业加油站的设备设施智能化建设,实行互连互通,共同打造一个油企平台,为走资本市场奠定基础,最终实现油企的重资产或轻资产上市的发展目标。会议重点就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是油企资源整合,整合后的所有加油站将实行统一的品牌、统一的团队管理、统一的油品采购配送、统一的营销宣传,并成立“油联通”管理公司,将所有加油站联网,统一加油卡,统一推广运营管理模式等。

二是确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在统一管理、经营下,推动新成立公司在香港主办成功上市,让全体参与的股东既有积极性,又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是创新经营模式,建立“油联通”互联网管理公司营运模式,可以拓展油站便利店、快餐咖啡简餐服务、汽车服务、油站加油卡联网、油站O2O、金融服务、广告等业务,实现真正的油非互促、油非互动、油站和金融互联网相结合

研讨会由仙游县委、县政府推动的,而这次开会的地点就是在同是经营加油站的莆籍仙游企业家张志雄的立根酒店。据不完全统计,参会的“油老板”可以控制全国3万多座加油站。

虽然上述提及的数字均无官方口径,但从以上梳理我们可以知道,仙游人在全国经营加油站的规模之庞大。

我们熟知的连天红家具的李机能就是从经营石油赚的第一桶金。2007年底回莆田创办连天红(福建)家具有限公司。从其在红木产业的投入上可推测其在加油站的实力。另一个红木知名企业山中集团的许国山也经营有加油站。

北京立根集团董事长张志雄旗下的”中图能源“和仙游人丁明控制的“中福石油”是继“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之外的民营石油企业中的领头羊。

张志雄从1992年开始在江苏从事石油能源贸易;2003年成立立根集团,其旗下的“中图能源”主要从事成品油终端零售业务,致力于打造中图能源连锁品牌,主要从事成品油终端零售业务。立根集团经营项目覆盖北京、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等地区。集团现拥有下属控股企业、参股企业二十多家,固定资产五亿人民币,年营业收入达十亿元人民币,员工近2000多人。目前他还是福建企业总商会文化创意产业商会监事长、北京福建能源环保商会会长。

北京中福石油集团是所属的加油站近一半加盟中国石油特许站,所销售的成品油均由中石油提供。公司在京、津、冀、辽共拥有加油、加气站近40座;在京藏高速公路内蒙古包头段投资近两亿元建有服务区一对;在沈阳沈北及天津杨柳青分别建有油品储存能力达10000吨的油库两座。

“中福石油” 在2003年成立之初,只有两三个站,五六十名员工,投资额不足千万元,年销售不足两亿元。经过十年的发展,“中福石油”全年批发零售成品油达二十多亿元,公司净资产近十亿元。

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是陈建贵旗下的启点石化。 2000年,陈建贵投奔了远在邯郸的姐夫。姐夫的加油站在邯郸风生水起,也让他坚定了创业的信念。他后来来到保定,开始经营小型加油站,随后迅速扩充,最后创办了河北启点集团。其旗下的启点成品油销售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成品油平价连锁经营为主的企业。目前在保定地区拥有平价连锁加油站17座。

除此之外,较有实力的还有江苏苏油集团董事长建武、河北振华石油集团董事长严振华、江苏中能石油集团董事长陆建辉、中港石油吴启义、太原21站石油集团董事长严建光、云南石化董事长吴瑞应、湖北天海石油集团董事长蔡燕美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