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敗走!苟延殘喘2年,鉅虧超1萬億韓元后將徹底告別中國

在國內苟延殘喘近兩年的樂天百貨,終於熬不下去,要撤出中國市場了。

據財經君瞭解,樂天集團於上月底決定把百貨店業務撤出中國市場,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佈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這意味著,樂天瑪特就此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

<strong>2年虧損超億萬韓元


2008年,“樂天系”就進軍中國市場,距今已整整10年。

但從2016年起,樂天百貨在華業務就開始虧損,當年銷售額為97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億元),但虧損達7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財經君發現,樂天百貨業和其他韓國零售商一樣,經營方式比較簡單粗放,策略基本沿用韓國模式,就造成了樂天百貨業在中國市場上的水土不服和成本高企。

2017年,中韓薩D矛盾爆發,樂天百貨業在中國經營更為困難,銷售額銳減到76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6億元),虧損額為7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完全入不敷出了。樂天瑪特超市在華虧損更是高達268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3億元)。

樂天敗走!苟延殘喘2年,鉅虧超1萬億韓元后將徹底告別中國

為了降低虧損額度,樂天系只有在中國頻頻關店,但在今年第一季度,瘋狂關店的樂天百貨在華依然虧損了16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0.98億元)。

曾經,樂天方面為了“搶救”中國市場的業務,曾於去年3月和8月分別緊急調動36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和34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0.7億元),但依然無法挽救“樂天系”在華頹勢。從2016年至今,樂天系在華虧損總額已超過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1億元)。

總的來講,“樂天系”退出中國市場,並不能只歸因於薩D。中國零售市場競爭加劇,電商挑戰,加上本土化程度差和經營僵化等原因也是樂天失去中國市場的重要原因。

<strong>敗走中國的零售商大有人在


其實,樂天並非是唯一一家敗走中國的外資零售商,隨著國內零售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電商巨頭崛起,便利店經濟興盛,那些裹足不前、經營不良的外資零售商在虧損多年後只有壯士斷腕,忍痛退出中國市場。

在去年9月,來華20年的韓國超市品牌易買得(e-mart)轉讓了上海5家賣場給卜蜂集團,並於去年底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自1997年進入中國以來,易買得在中國的店鋪數量一直到2011年達到最高峰的27家,與沃爾瑪、家樂福幾百家的門店數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樂天敗走!苟延殘喘2年,鉅虧超1萬億韓元后將徹底告別中國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易買得在中國的本土化經營實在是差得可怕,其在裝修賣場、商品佈置等方面都照搬韓國模式,在用人方面也以韓國人居多,開店成本極高,人力成本無法下降,連年虧損也很正常了。

在2016年11月,英國最大的跨國零售商瑪莎百貨宣佈關閉中國內地所有商鋪,開啟全線退華行動。這家百貨零售商用了8年時間在中國先後開了15家大型門店,卻沒有在中國建立起應有的品牌知名度,其在中國熱度最高的一次,就是它宣佈“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的時候。

樂天敗走!苟延殘喘2年,鉅虧超1萬億韓元后將徹底告別中國

在中國依然保持著英式嚴謹、穩重風格的瑪莎百貨,目的是吸引中國中產階級的顧客,卻被目標客戶狠狠地嫌棄。在服裝方面,瑪莎百貨的過於嚴肅拘謹,被大家吐槽為“太老氣”;在日用品方面,中國80、90後消費者早就通過海淘代購用上了全球好物,瑪莎百貨提供的商品沒有突出的競爭優勢;在食品方面,瑪莎百貨最受歡迎的零食業務在中國並沒有重點推行,財經君慕名而去買瑪莎零食,卻只有失望而歸。

縱觀這些以失敗收場的外資零售商,其敗走中國市場的原因並不複雜,除了外部環境的變化,更多的是他們自身的故步自封,不願意進行本土化改革,從而為落敗埋下了最大的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