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塔卡的杜鵑|林清玄

查塔卡的杜鵑|林清玄

 傳說印度有一種叫查塔卡的杜鵑,它只在雨天唱歌,只飲雨水為生。如果很久沒下雨,查塔卡就會停止歌唱;如果更久沒下雨,查塔卡就會集體死亡而消失。

我走在雨中的時候,常常會想起這種印度杜鵑,想到這個世界上不乏江河湖海,為什麼查塔卡鳥不飲雨水就不能解渴?這個世界上也常有唱歌跳舞的情境,為什麼查塔卡鳥只在雨中唱歌?

宇宙間有許多問題是無解的!就像熊貓只吃竹子,無尾熊只吃油加利葉,蠶寶寶只吃桑葉,蛀蟲只吃木頭……

說是演化也無不可,但我卻相信其中有一些不可思議的堅持:我就是喜歡在雨中歌唱,我就是隻喝雨水,那又怎麼樣呢?

堅持走向完美,堅持做世間稀少的物種,就會帶來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一種是環境與情境的無法融通,走上死滅之路;一種是終究被發現了珍貴的內涵,被視為珍寶。


查塔卡的杜鵑|林清玄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國臺灣省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 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

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鵑》。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1953年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去世。


林清玄的散文創作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這類作品往往包含了深遠的禪意,林清玄的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其散文可貴之處在於他的寫作能以積極的"入世"態度,關注現代人生存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並伴之以人文的關懷和思考。他的散文風格簡樸、清新、智慧、幽遠,能做到虛實生輝,空靈流動,具有詩性之美。

願先生走好,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