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爲喪失了季節感!

南方的春天總是來得早一些,一眨眼,路邊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枝條,而是嫩得掐出水的綠芽,和一樹樹的粉紅、明黃、藕荷,晃得你心動:喲,春天來啦!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今年的花似乎開得更盛美,人們紛紛奔著去看花,一時間,花潮人浪,湧動在眼前、在我們的朋友圈裡。大有當年“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氣勢。

身處賞花的人群中,雖有些許疲累,但總覺得歡喜。因為這濃郁的花香、明媚的陽光,讓我們從身體和心裡都感受到春天的到來。或許,這就叫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季節感?儀式感倒常聽說。如果說,儀式感是讓我們給平常的生活賦予意義,季節感則更像是讓我們學會體察平常的生活。

當時有詩云:“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這一杯茶,皇上還沒喝,百草都不敢開花,當真是春天的第一口鮮。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漸漸地,喝上一杯春茶成為了許多人春天最重要的事情。彷彿有了它,自己才真正親近了春天,才開啟新一季的好生活。

在我看來,這就是季節感:無論我們身處何地,都對季節的變遷、自然萬物的盛衰都葆有一顆關切與敏感的心,讓我們能感四時之變化,循季節而生活。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作家林清玄曾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天,他的朋友興沖沖地跑來告訴他秋天到了。林清玄問他:“你怎麼知道秋天來了?”朋友說,因為今天去了市場買菜,看到蟹兒全黃了,才知道秋天到了。

林清玄有些遺憾,因為先人們是在晴耕雨讀裡感受著自然的變遷,在滿地落葉裡看見秋天。而如今的我們,只能從市場上了解季節的變換。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時間總會流逝,風物也將變幻,但因為有了季節感,我們得以親近那時的花鳥草木、瓜果蔬菜。每一刻的相見,都是一期一會,都是人間好時節。被虛度的現在,亦是要珍惜的當下。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擁有季節感的生活,會知道春天的百花盛開最絢爛,夏天的西瓜最是清甜,秋天的月亮最寄託思念,冬天的火鍋最解千愁,會更懂得四季風物的美麗易逝,更不可辜負。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一個有季節感的人,必然是對世間萬物抱之以情的人。因為你知道,每一個時節皆有動人處,每一季風物都有美好時,因此要順應時節而生活,不可辜負此時此景此情。

也許,過上有季節感的生活,就從去看見身邊的某一棵樹、某一朵花開始。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因此,即使身處高樓大廈中,依然要抬頭望星辰,體會納涼的愜意心情;望著落葉蕭蕭下,體會秋天的憂愁;聞著路邊的花香,體會春天的盎然;與三五好友圍爐夜話,體會雪中的詩情……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你活得那麼糙,是因為喪失了季節感!

擁有季節感,是時間到了,便把自己交付給自然,去做這個季節最適當的事,去感受這個季節最溫柔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