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群星閃耀(24)——曹操 他為何讓魯迅佩服,毛澤東讚賞?

宦官之後

公元155年,曹操生於沛國譙縣(今安徽毫州),字孟德,小字阿瞞。曹操的父親是宦官曹騰的養子,繼承了曹騰的侯爵,更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曹操年少時就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兵法韜略。

公元174年,19歲的曹操被舉孝廉,入京都洛陽不久便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由於法紀嚴明,曹操得罪了一些權貴,被明升暗降調任頓丘令。

公元178年,曹操被免去官職,回到家鄉譙縣。

公元180年,25歲的曹操又被徵招任命為議郎。曹操數次上書忠良之人得不到重用,奸邪之徒滿朝,可是漢靈帝不重視,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已無法匡扶。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大破黃巾軍。可是當時東漢政權極度黑暗,曹操因不肯迎合權貴,託病回鄉蟄伏多年。

公元188年,漢靈帝設置西園八校尉,33歲的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典軍校尉。

次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聽政。同年九月,董卓進京,自稱太師執掌朝政,廢漢少帝,改立劉辯的弟弟劉協為漢獻帝。曹操逃出洛陽,到陳留後招兵買馬,號召天下英雄共同討伐董卓。

公元190年,以袁紹為盟主曹操為將軍的聯軍擊敗董卓。董卓領兵向西逃,曹操建議諸軍各據要地,可是諸軍各自伺機發展自己的勢力,不久聯軍解散。

公元192年,曹操大敗黃巾軍,獲降兵三十餘萬。曹操將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

公元193年,曹操在匡亭大敗袁術,並率軍征討陶謙,攻克徐州等十幾個城。當年秋,曹操父親被陶謙派兵殺害,曹操遂徵徐州,所到之處大肆殺戮,陶謙退守郯縣。呂布與王允設計殺了董卓。

人類群星閃耀(24)——曹操 他為何讓魯迅佩服,毛澤東讚賞?

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198年,曹操東征徐州,進攻呂布。呂布軍中軍心不齊,他見大勢已去只能下城投降。曹操遂將呂布等人處死,收部將張遼、孫觀等人,初步控制徐州。

公元199年,曹操派曹仁消滅睦固,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

人類群星閃耀(24)——曹操 他為何讓魯迅佩服,毛澤東讚賞?

官渡之戰

公元199年12月,曹操親自率兵屯於官渡,準備迎擊袁紹。袁紹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勢力,有軍隊數十萬。而曹操所佔地盤小,而且物資匱乏。

公元200年元月,劉備佔據徐州。曹操為了免除後患,決定先擊破劉備,劉備逃奔袁紹。

公元200年1月,袁紹命大將顏良向曹操發動進攻。曹操採納謀士荀攸之計初戰得勝,繼續堅守官渡。八月,袁軍向曹營發起猛攻,曹操處境艱難。十月,曹操用“聲東擊西”等計獲得官渡之戰全勝。官渡之戰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例子。而當曹操看到繳獲的書信中有部下勾結袁紹的信,盡然讓人全部燒掉。

公元204年2月,49歲的曹操率兵圍攻鄴城,鄴城遂被攻破。

由於軍閥混戰,不僅董卓等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還出現“民人相食”的景象。曹操統一北方後,不僅結束了這一現象,還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人類群星閃耀(24)——曹操 他為何讓魯迅佩服,毛澤東讚賞?

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6月,53對的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自任丞相。在基本平定北方後,戰略轉向南方。

孫權、劉備在魯肅和諸葛亮的努力下結成同盟,孫權命都督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的兩萬兵馬聯合抗曹。周瑜命黃蓋用詐降之計,率裝滿柴草和油的十艘小船,假稱投降,向曹營駛去,在快到的時候一齊點火,藉助風勢向曹軍衝去,曹軍大敗。

人類群星閃耀(24)——曹操 他為何讓魯迅佩服,毛澤東讚賞?

再徵漢中

赤壁戰敗後,曹操下《求賢令》廣招人才,穩定內部。曹操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實行薄葬等一系列政策,對社會經濟的恢復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唯才是舉”的政策打破了世族門第觀念,讓出身下層的人也能得到提拔。他提倡薄葬,抑制了當時的奢靡之風,保留了人民的財富。

公元211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公元213年,58歲的曹操親自南征孫權,難以取勝,只能撤軍北還。

公元216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禮樂郊祀天地。

公元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擊敗孫權。孫權求降,曹操允諾重新結為姻親。曹操主力退出漢中。

公元217年十月,62歲的曹操封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太子。

公元218年,劉備親率大軍至陽平關,多次被曹軍擊退。

公元219年元月,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漢水,駐軍定軍山,堅壁不出,曹操無奈放棄漢中。

公元219年10月,孫權因不願關羽勢力發展,遂聯結曹操,準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撤往益州途中被擒殺,孫權將關羽首級送與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安葬。後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逝。

人類群星閃耀(24)——曹操 他為何讓魯迅佩服,毛澤東讚賞?

建安文學

由於曹操統一了北方,社會有了比較安定的環境,曹操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皆有高度的文學修養,由於他們的提倡,在鄴城銅雀臺聚集了一大批文人。

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和“建安七子”。

曹操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代表作《蒿里行》、《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七言詩;曹植是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才子,流傳下來的詞賦有一百多篇,《白馬篇》、《洛神賦》、《七步詩》都流傳為人盡皆知的作品。

建安文學為推動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人類群星閃耀(24)——曹操 他為何讓魯迅佩服,毛澤東讚賞?

後人評說

魯迅:

“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毛澤東:

1、“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2、“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人類群星閃耀(24)——曹操 他為何讓魯迅佩服,毛澤東讚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