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文|小雨

在以前,許多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意思就是父母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守在老家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原本應該是父母的掌聲明珠去成為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留守兒童的現象正在慢慢的改變。卻又發生了年過半百卻要和老伴分居照顧兒子兒媳婦。由此引出另一個現象——“老年漂”。

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城市的道路越來越寬廣,樓層已經高的藏在了濃霧裡,霓虹燈亮的如白晝,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打工,就連父母也會跟著去,因為“老年漂”便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分居大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女方退休,男方還要上班,為了照顧子女而分開。第二種是上有老下有小,兩位老人各自照顧自己的後代二分居。第三種是隻有一個子女,老人偶退休了,因為照顧兒孫而迫不得已的和老伴分開。

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以下是我舉的一個例子:

兒時的小夥伴小杰和他的女友結婚了,可是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本來是想要在年底結完婚的,無奈小杰的女朋友發現了懷有身孕,所以只能暫時扯個證請,幾桌親朋好友在村裡擺上幾桌宴席,這樣子算是得到了法律和家人的認可。

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可是突然有天小杰回到了原來的廠上班,媳婦懷著孕也跟著過來了。外出打工夫妻一起外出是很正常的。可是令人驚訝的是小杰的媽媽也跟過來了。通過和小杰的聊天我們知道了,原來是因為小杰的媳婦不肯一個人待在農村而小杰的媽媽又不放心兒媳婦在外面養胎,所以也跟著出來了。拗不過老人,所以只能讓老人跟著媳婦一起進城,留下小杰的爸爸一個人在家種地和看家。

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類似於這種現象的人越來越多了。外出打工的夫妻在外面租了房子。而婆婆又想著照顧媳婦和抱孫子也跟著過來了。以前都是想孩子了父母假會一起回家看看,而現在是奶奶照顧著孫子孫女。雖然這樣看起來是很不錯的。不光能照顧孩子也能給給一家人打掃房間,做做飯。但是老人來說,卻麻煩了許多。對於上一輩的父母,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對於進城的婆婆或是獨自在家做農活的公公。明明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的老夫妻,老來夫妻不分離的,卻因為要照顧兒孫卻要和老伴分開。獨自一人踏上“老年漂”。老人的一顆心掰成了兩半,一顆記在兒孫上,一顆記在老家的老伴上。

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對於外出的母親來說,突然離開了經常生活熟悉的地方到新的地方開始生活,心中肯定是不捨的,可是為了兒孫卻亦然的放棄熟悉的地方去新城市照顧。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年紀大的人他的適應力沒有年輕人的迅速,尤是其是到了新的地方加上語言不通,人際關係缺少,這很容易給老人造成心理上的壓力。有的農村母親連普通話都不會說,進城出去買個菜都麻煩,再加上兒媳婦是外地,那真的是連個嘮嗑的人都沒有了!

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尤其是在“老年漂”時會發生一些家庭矛盾。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各持己見的。當母親和媳婦有矛盾時,作為丈夫被夾在中間真的是很難受。矛盾一旦多的話積累在心中,這對於老人的健康是很不利的。還有就是孤單的時候回想起老伴,分居的久了,會擔心老伴的健康,每天的衣食,尤其是當回到老家時,看到老伴的皺紋滿面的時,心理更加寢食難安!

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老年漂”辛苦的不僅僅是母親,在農村“留守”的父親也同樣是一個苦事情。農村的農活是很龐大又繁重的。假如干了一天的農活,回到家烏漆麻黑的點亮了燈,卻忽然發現飯沒有煮,就連換洗的衣服也沒有人幫忙著洗了。這對忙了一天的農活來說,冷鍋冷灶都比不上心理的落差。再加上是一個人居住,所有事情都要親自操勞,萬一要是身體上有不舒服拿著呢是沒人去照顧啊!明明是年過半百的年紀,本應該享受著含孫弄怡的幸福生活卻變成了老年“光棍”。真的是身體還有心理都要飽受折磨啊!

農村家庭“重組”新模式:成全了新媳婦和小孩,卻苦了公公婆婆

類似於這樣的農村新組合的家庭,“老年漂”是在不是少數啊!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又出現了“留守”中年人的現象!

對於這種農村越來越流行的家庭“重組”模式你怎麼看?你村上有中年大叔獨自留守的情況麼?最後感謝您閱讀小編的文章,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小編會如期地給大家帶來更好的作品!文章如有不對之處,歡迎大家批評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