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方案可實行彈性退休制度 哪些人攤上延遲退休

(原標題:延遲退休方案需通盤考慮 可探索實行彈性退休制度)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公開稱,今年年內會拿出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此舉將這個幾乎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再度推上輿論焦點。從利己角度考慮,延遲退休反對者眾,因此包括彈性退休制度等方案,均在業界討論之列。

之所以要在中國推出延遲退休,最根本也眾所周知的原因是人口老齡化。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億,佔比超過16%,超過聯合國定義國家進入老齡化的10%標準。而從目前中國人口結構推測,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佔總人口30%以上。與此同時,我國15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自2012年已開始下降。因此,為緩解人口老齡化導致的民生保障問題,以及勞動人口下降帶來的劉易斯拐點影響,延遲退休可以說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我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週歲、女性50週歲,乃1978年的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當時中國人均壽命為68歲,到2015年底,據世衛組織發佈的《2016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壽命已達76.1歲,接近發達國家人均壽命78歲左右的水平,而上海、北京人均壽命甚至超過80歲。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的發展趨勢,也為延遲退休提供了客觀條件。中金網7月15日

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時表示,因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過高,導致企業負擔過重以及職工到手收入偏低,可以階段性降低繳費比例。截至目前,多數省份決定將企業繳費比例從20%下調到19%,個人8%不變,無論是28%還是27%,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15%。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之所以下調空間有限,除了財政支出用於社會保障的部分外,中國養老負擔較重、歷史欠賬等皆為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實施延遲退休,也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下調打開了空間。

然而,延遲退休甫一提出即反對者如潮,這不難理解,畢竟對於個體而言,大多數人都不願延遲退休。其中亦有專家提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應該參照發展中國家普遍實行的55~60歲退休標準,而不是執行發達國家65歲左右退休的標準。實則不然,如前所述,中國的老齡化和人均壽命已逐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而退休年齡設定,此二者乃主要參照。

延迟退休方案可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哪些人摊上延迟退休

<strong>幾類人將剛好攤上延遲退休:

1、小於等於50歲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

2、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3、小於等於60歲的男性幹部(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

彈性退休制接受者眾多

不同的利益訴求讓社會各方對退休年齡各執一詞,“一刀切”式的退休制度改革恐難以平復眾議。目前,彈性退休制度已成為一種更容易讓人接受的方式。對於一些從事強體力勞動者所擔心的問題,專家建議可以借鑑國外經驗,實行可選擇的彈性退休制度,根據不同的工種和崗位,規定只要滿足相應的工作年限就可退休。到了退休年齡以後,一些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員,如果不想退休,還可以繼續工作發揮“餘熱”,一些從事強體力勞動者可以申請提前退休。選擇提前退休還是延遲退休,會在退休後養老金多少上有一些彈性變化。

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稱,如果不改革退休制度,20年後多國的養老金系統將崩潰。看來,退休制度改革勢在必行,但是,更改退休年齡,不搞“一刀切”,實行退休年齡彈性制,或許值得探討與嘗試。

現行研究

2012年1月15日消息,全國婦聯、人社部等國家有關部委正在研究彈性退休制。相比較此前頗受關注和爭議的"婦女延遲退休",這一制度有哪些變化,是否更能體現男女平等和公平,是否可以照顧到更多群體的利益?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所長譚琳介紹說,所謂彈性退休制,是讓男女在退休年齡上有選擇權。“比如男女有個共同退休年齡的下限,50歲或55歲,到這個年齡可選擇退休。同時也設置上限年齡,比如男女都是60歲,讓男女都有機會在上下限之間有選擇的權利。”

這一制度看起來給了所有的男性和女性完全平等的權力,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指出,實際上制度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女幹部。張翼:不管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把平均退休年齡都放在這個線上選擇,實際上女職工是沒有選擇餘地的,但是這給了女幹部一個選擇的餘地。一些人提出醫生、科研人員等專業技能人才、高技術人才、知識型人才,他們的成長投入大、時間長、經驗積累無可替代,應當適當延長退休年齡。張翼認為,現在很多具有真正專業技術的人才已經通過返聘或走入市場等方式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如果修改退休政策一定要本著照顧絕大多數獲益的原則。

<strong>彈性退休制將面臨兩大挑戰

首先,在目前工作難找的語境下,我認為所謂“彈性退休制”其實就是變相的“延遲女性退休年齡”,雖然讓男性退休年齡和女性退休年齡一致,也可以做到形式上的“平等”,但讓男性提前退休的做法顯然面臨的困難太大,實施起來將舉步維艱,應該不在“彈性退休制”考慮之列。

有學者認為,這個矛盾其實很小,因為“我國現在每年新增就業人口1000多萬即使是女性公務員延長退休年齡而少騰出25萬個就業崗位對全國總體就業壓力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筆者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儘管該學者探討的是女性公務員延遲退休年齡,而非所有女性勞動者延遲退休年齡,但也應該語境統一。用1000多萬新增就業人口之“大”,來襯托少騰25萬公務員崗位導致的就業壓力之“小”,顯然不太合適。1000多萬新增就業人口都是公務員嗎?如果每年我們有1000萬公務員崗位虛位以待,那麼延遲女公務員退休年齡只是少騰出25萬就業崗位,確實影響不大,但事實並非如此。目前報考公務員已經出現了幾百人爭一個崗位的現象,少騰出25萬公務員崗位,對增加大學生就業壓力有多大的影響,不是很明顯嗎?

其次,現有制度對女性退休年齡的設定,既有公平的一面也有不公的一面。以筆者所在醫院為例,女護士參加工作年齡一般在18歲,男性醫生多了五年本科學習經歷,參加工作年齡一般在23歲。如果硬要將兩者退休年齡拉平,那麼,女護士退休時實際上是比男醫生多工作了五年,可見,按現有制度,女護士比男醫生提前五年退休,其實是公平的。不公的一面,體現在女醫生上,女醫生比男醫生要早5年退休,顯然不太公平,如果將一位學歷為博士的女醫生與一位學歷為本科的男醫生相比,這種不公尤為明顯。

因此,所謂的“彈性退休制”仍然面臨“增加就業壓力”及“能否體現公平”這兩大挑戰。筆者並不是說因為要保障年輕人就業,所以就應該置女性平等問題於不顧,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找到平衡點,如何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員的利益。現在為什麼一些人不願意退休,原因是退休工資與在職工資差別巨大,現實生活逼著很多人不敢提前退休、不願退休。 另外,在退休問題上僅考慮退休年齡的單一思維也不可取,如前所述,勞動者參加工作多少年,其實也是公平的內容之一,一個18歲的中專生與一位28歲的博士,如果同齡退休,公平性體現在哪裡呢?很可惜,這方面的內容在“彈性工作制”中毫無涉及。

<strong>延退效應

影響低收入等人群利益

延遲退休會影響特定人群的利益。高強度體力勞動者和低收入者,由於勞動強度大、收入不穩定等因素,到了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這部分人往往希望能夠按時退休甚至是提前退休,以便休養身體或自謀職業進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對他們造成一定傷害。

年輕人就業壓力將增大

延退將增加就業壓力。由於一定時期內社會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是有限的,老年人如果由於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更晚退出就業崗位,年輕人的就業壓力就會增大,崗位提升也可能會變慢,職業發展空間受到壓縮,可能會傷害年輕人對未來的信心,增加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對企業效率有一定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企業更需要精力充沛、專業知識結構較新的年輕人,延遲退休使身體相對日益衰弱、專業技術相對落後的老年人不得不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這可能會對企業生產效率造成一定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