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式自動步槍

 63式自動步槍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支步槍(在外國被誤稱為68式)。1958年,中國掀起“大躍進”高潮,全國群眾鼓幹勁,爭上游,放衛星,創奇蹟,國防科技界也跟隨熱潮行動起來,63式自動步槍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始研製的。63式是由中國基於56式半自動步槍(仿製自SKS)而設計的自動步槍。然而,此武器使用的轉拴式槍機操作系統(槍機迴轉式閉鎖)卻是來自AK-47突擊步槍系統,而不是很像SKS的傾斜式槍機操作系統(槍機偏移式閉鎖)。發射7.62×39毫米中間型威力槍彈。1963年完成了設計定型。1969年投入大量生產和裝備部隊,至1978年停產、撤裝。

63式自動步槍

結構特點

中國63式自動步槍,擁有56式半自動步槍的精度和56式衝鋒槍的火力連續性,是當時使用M43中間型槍彈的各類槍械中,中距離精度及火力持續性結合得較好的一種步槍。由於採用了56式半自動步槍的槍管,在100米距離上其準確度為:單發R50為5釐米,R100為12釐米,射彈散佈與56式半自動步槍相當,百米距離上點射射彈70%密集界為20cm×20cm,比56式衝鋒槍有大幅度提高。具有獨創性的是,擁有空倉掛機性能(56式衝鋒槍沒有),當時其他國家裝備的M14、G3、M16等自動步槍都尚未具備這項功能。

供彈方面:63式自動步槍可以在不摘取彈匣的狀態下,使用56式半自動步槍的弧形彈夾直接向20發彈匣內壓彈。這點在當時中國工業原料缺乏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戰鬥中,普通戰士可攜帶1-2個彈匣以及足夠數量的彈藥便可支持一場中型規模的戰鬥,大量節約了鋼材。63式自動步槍的槍托類似於56式半自動步槍,但是貼腮位置更加平展舒適,有利於精度射擊。63式自動步槍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並在國內步槍上首次採用了導氣孔調節塞,設有直徑分別為3.8釐米和2.5釐米的大、小兩個氣孔,且調節方便。在戰場上戰士可根據環境條件自行調節,從而保證了在各種使用條件下機構動作的可靠性。

63式步槍的彈匣也很有特點。採用鋼板衝壓焊接而成,彈匣兩側上有獨具特色的“五角星”圖案。該槍創造性地採用了專用連接件連接的三稜深槽槍刺。強度高,穿刺性好,不易折

63式自動步槍

斷,大大提高了白刃格鬥時槍刺的強度、剛度和刺入深度。在射擊時展開槍刺還可起到槍口配重的作用,抑制連發時的槍口上跳。

研製歷程

1950年代中國裝備仿製的蘇式AK-47突擊步槍、SKS半自動步槍和RPD輕機槍在中國統稱為56式槍械,均發射56式7.62毫米中間威力型槍彈,56式半自動步槍(SKS),射擊精度好,帶伸折的刺刀,能夠體現“刺刀見紅”的勇敢精神;56式衝鋒槍(AK47),能連發射擊,火力較猛,但射擊精度差,槍短,有小握把,不利於拼刺格鬥。所以,新研製的自動步槍必須是突出步槍作戰效能(射擊精度、刺刀)的前提下,揉合進連發射擊性能以加強火力。實際上是“步衝合一”的概念,與當今突擊步槍概念不同的是特別強調步槍的性能,必須是在全面保持步槍一切特點的基礎上,設計成能單發、連發射擊的自動步槍。再就是戰術思想,強調人民戰爭,全民皆兵,需要大量的槍械、彈藥,供給民兵裝備,需要一支性能優良的、突出步槍作戰效能的自動步槍。

當時尚沒有一定的研製程序,研製前的戰術技術論證,戰術技術指標下達以及研製任務的安排都不很正規。並提出儘早的實現國慶閱兵式檢閱的要求。有幾條原則十分明確:研製的自動步槍必須是突出半自動步槍的全部特點,實現單、連發射擊,而著眼連發精度的提高;研製方法要“三結合”。所謂“三結合”,就是指高等院校、部隊、工廠的技術人員三結合的研製隊伍。於是就在1959年組成了三結合研製隊伍並開進了工廠。

中國的兵器工業第一次真正獨立研究、設計步槍。研製人員大多是剛出校門的年輕人。研製人員一邊組建研究組織(研究所),一邊籌劃研製、試製、試驗、測試手段(試驗室,靶場等)。由於起點低,基礎差,正逢1958年“大躍進”,全國掀起“鼓幹勁”“爭上游”,放衛星,創奇蹟的熱潮,再加上隨之而來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邊研製、邊試驗、邊測試手段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63式自動步槍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始研製的。63式在1959年開始研製,1963年設計定型,在中國命名為“63式7.62毫米自動步槍”,並在1968年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制式武器服役。

63式自動步槍

使用情況

1979年爆發對越南的邊境戰爭,改進的63式曾短暫恢復生產緊急換裝給參戰部隊。其主要原因是當時解放軍部隊普遍裝備的56式半自動步槍在面對越南軍隊時明顯感到火力不足(越南軍隊已普遍裝備蘇制AK-47突擊步槍),而解放軍步兵班中的56式衝鋒槍數量不足(通常只有班長和副班長才配備)且射擊精度不能滿足戰術要求。因此臨時決定恢復裝備63式自動步槍(63式兼具精度與火力的性能)。然而隨著性能更好的81式自動步槍的定型裝備,63式的地位再次被取代。此後、在中國主力部隊淘汰下來的63式自動步槍大量裝備民兵預備役部隊,並用於民間的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學生軍訓)。除了中國以外,63式的最大的用戶就是阿爾巴尼亞,當時的蘇聯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因為激烈的的意識形態分歧而分裂,阿爾巴尼亞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63式大量出口到阿爾巴尼亞。63式亦有在越南戰爭期間援助北越,也在20世紀70年代以小批量出口到柬埔寨、亞洲和非洲等其他國家。63式也有一些出口援助反抗蘇聯入侵阿富汗的當地的武裝派別游擊隊。在科索沃的科索沃解放軍也有使用63式。

63式步槍分別在1990年代初向澳大利亞出口和向北美的民用市場銷售,快慢機被焊接只能夠半自動射擊。不過它在1993年的檢驗之中證明此槍可以改回全自動射擊,儘管需要一些正確的知識和金屬加工的技巧。海關雖然正試圖回收所有63式步槍,但仍然有許多人並沒有交出,因此目前仍然未知它有多少已經被回收。目前亦有證據已經證明一些63式步槍正在印度尼西亞摩鹿加群島西巴布亞省的OPM的叛軍手中,也有在孟加拉的多場戰鬥中使用63式步槍。但目前仍然未有實質的證據證明那些63式步槍是否來自澳大利亞,這是因為中國未有公佈實際“賣出”的數字,儘管其他有關各方仍然關注。

63式自動步槍

技術數據

  • 口徑:
  • 7.62毫米
  • 全槍長:
  • 1,029毫米
  • 全槍重:
  • 3.5千克
  • 彈匣容彈量:
  • 20發
  • 戰鬥射速:
  • 750發/分
  • 有效射程:
  • 400米
63式自動步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