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含考試命題思路的文言文高分技巧(2)

上一期“猜讀八法”都學會了嗎?在今天這一期我們來講一下,文言文斷句方法。

內含考試命題思路的文言文高分技巧(2)

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研讀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讀精思,理解內容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準。我們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後,<strong>憑語感把確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斷開來,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

下面一些語言標誌,可以幫助我們斷句:

1.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雲”“言”等字,所以,遇到“曰”“雲”“言”等字,如果<strong>它是表示“說”的意思時,後面應斷開,如“其鄉人曰”等。

2.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

3.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strong>“乎”作介詞用,相當於“於”時除外,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4.有些<strong>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

,如“苟、縱、是故、於是、乃、向使、然而、無論、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開。

5.<strong>常用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應當斷開,後面有時也可斷開。

6.文言文的一些習慣句式,例如:

<strong>“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strong>“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strong>“不亦……乎”(不亦說乎?)

<strong>“得無……乎”(得無異乎?)

以上例句<strong>可在其前後斷句。

7.文言文習慣上較為固定的結構(詞組),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於、足以、得無、無乃、何以、於是、然則”等,不要把它們拆開。<strong>一些專有名詞,如官名、地名、人名等,中間也不能斷開。

8.相同詞語緊相連,如果不屬於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說來,<strong>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從中間點斷,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等。

9.名詞、代詞經常做主語或賓語。

<strong>如果判斷這個名詞或代詞做主語,就在它的前面斷開;

<strong>如果判斷這個名詞或代詞做賓語,就在它的後面斷開。

<strong>動詞的前後往往都不能斷開,因為它前面往往有主語,後面往往有賓語。

10.古人寫文章,很多時候講究對仗工整,多用對偶句、排比句、反覆句。利用這一特點,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斷句的準確率。

題目做完後通讀一遍,憑藉語法知識和語感,來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strong>點斷後的句子是否講得通,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邏輯。

要想提高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我們平時就要注意學好課本中的經典文言課文,<strong>掌握實詞、虛詞、句法、詞法,培養紮實的文言功底;熟讀一些經典的文言文,培養語感

;適當做一些專題練習,加強運用。這樣,正確斷句的能力就會在閱讀和實踐中形成。

好了,今天我們先講到這裡,下期是文言文考點揭秘哦!

還要記得轉發,與更多小夥伴共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