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怎麼摧毀中國年輕人了?利率背後的真相令人

這是一個典型的,深陷消費貸款的年輕人的故事。

花唄怎麼摧毀中國年輕人了?利率背後的真相令人

去年,花唄發佈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近1.7億90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4500萬。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使用花唄。在購買手機時,76%的年輕用戶,會選擇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意味著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那麼當你使用花唄、白條等產品進行分期付款時,你知道付出的年化利率是多少嗎?

7%?10%?

都不止,利息比你想象中的要高得多。

花唄怎麼摧毀中國年輕人了?利率背後的真相令人

利率背後的套路令人深思

以花唄分期付款為例,購買一部華為5999元的手機需要支付449.92元的手續費(其實就是利息),表面看年化利率就是449.92/5999,計算器一按就是0.0746666≈7.5%。年化利率才7.5%嘛,也不是很高嘛。

這就對了,平臺就是要讓你以為這利息並不是很多,利率並不是很高的假象。所以這些平臺也從來不標註年化利率是多少,就只貼出手續費(利息)是多少,乍看之下並不多,但真實的年化利率卻絕不止。

花唄怎麼摧毀中國年輕人了?利率背後的真相令人

分期付款的“套路”就在於你每期都在償還本金,但平臺卻一直在用全部本金為基礎收取固定比例的“手續費”。這個套路在金融學上叫做“複利”,後者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利滾利”。

真實年化利率的計算過程有點複雜,旺仔就不列出來了,只給出最後一個結果表格來:

花唄怎麼摧毀中國年輕人了?利率背後的真相令人

14.4%的年化利率!遠超旺仔的認知,相信也超出了大多數消費者的認知。

天下烏鴉一般黑的道理大家都懂,整理其他幾個平臺發現(統一用分12期的利率),除了京東(白條)和小米略低(13.8%),蘇寧有22.4%,趣店更是高達26.8%。

花唄怎麼摧毀中國年輕人了?利率背後的真相令人
花唄怎麼摧毀中國年輕人了?利率背後的真相令人

繞開消費主義的泥沼與桎梏

去年,某消費分期平臺在發佈了一項年輕人消費報告後,洋洋得意的宣稱:90後們雖然熱愛買買買,但剁手時並不任性, 99%的人都能夠按時還款,還是挺靠譜的。

這種“靠譜”的代價是什麼呢?

花一萬五,還掉五萬。花五萬,還掉九萬,泥足深陷這些分期消費平臺所挖的坑。

花唄怎麼摧毀中國年輕人了?利率背後的真相令人

在《火車》的原文中,宮部美雪說:

“金錢的桎梏,甚至能套住街道的足踝,遑論是人的,其套牢的程度會更加嚴重。被套住的人,願意就這樣乾枯至死呢,還是肯努力揮舞意志的刀刃,斬斷足踝逃脫而去?”

繞開消費主義的泥沼與桎梏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我們處於什麼樣的人生階段,就過什麼樣的生活。超出自己能力的生活,哪怕通過借錢過上了,錢還需要你自己還,這可能意味著更長時間、壓力焦慮失控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