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錢包:企業拿什麼迎戰互聯網下半場

近兩年來,有關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的討論很多,各大互聯網巨頭們都紛紛發表自家的看法,同時也針對這一不可扭轉的趨勢調整佈署。從著名互聯網知識販子羅振宇,在演講中提及到自己對互聯網的五大認知時曾經說過“互聯網已經進入了下半場了”這一概念,到騰訊迎來了內部組織結構的大調整,都標註了互聯網行業已轉向下半場。去年“雙11”,阿里公佈了自己的運營數據。數據中可以看出,阿里的流量效率正在變低,這是近幾年來阿里第一次流量效率下降,同時也進一步坐實了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的趨勢。

過去的20年,可以說是互聯網的黃金歲月,實現了三個增長,即:上網人數的增加、上網時間的增加、網上信息量的增加。這三大要素構成了所謂的互聯網人口紅利。十年前,做電商哪怕是開個淘寶店想必也能賺不少錢。九年前研發app,各種小應用輕鬆斬獲無數用戶。八年前,開始玩微博微信,早就成網紅了,享受網紅經濟。趕上互聯網紅利期,往往能事半功倍。而現在互聯網進入到下半場,各大巨頭都舉步維艱,處處受阻、流量速減,作為一般的互聯網企業該拿什麼來迎戰下半場的競爭?

有些企業想到了線下拉流量的方式。走出去,到二三線城市去“圈人頭”,已經成為一些互聯網公司追捧的事。隨處可見的掃碼送禮,關注有驚喜,所謂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其實只是曇花一現的流量增加,很難給企業插上翅膀。什麼方式才能稱得上未來趨勢,才能真正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的呢?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一看已經出現了十年的區塊鏈概念。從2008年中本聰發表比特幣白皮書開始,區塊鏈技術已經走過了10年,這十年中從最初1.0版的數字貨幣,2.0版的應用工具,現已進入3.0版賦能實體經濟的階段。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互聯網企業從上世紀末創立,也是經歷了十年,直到2008年才迎來“互聯網+”的爆發。每一次的變革雖然不是簡單的重複,但總能從其中汲取前進的動力!將傳統互聯網與區塊鏈這項新的IT技術相結合,才是企業在未來競爭中正確的方向。美圖公司董事蔡文勝曾說過:”區塊鏈或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但不參與才是最大的風險。“

那麼如何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企業升級,如果說已經錯過了區塊鏈前十年的發展,現在快速入場的方式就是區塊鏈SDK軟件開發工具包(外語首字母縮寫:SDK、外語全稱: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此款工具包為開發區塊鏈軟件的相關工具、文檔、範例的集合)該SDK可以幫助互聯網企業省去大量鏈上的開發工作,直接與現有業務進行結合,實現區塊鏈業務升級。SDK才是企業迎戰互聯網下半場的理想翅膀,不要忘了,有泡沫聚集手地方,也是最容易誕生價值的地方。近日,極客錢包創始人梁彥強攜旗下強大技術研發團隊向市場推出一款SDK,即區塊鏈SDK。此前已成功應用在“魔遊遊”遊戲裝備交易平臺,將原有業務擴展為區塊鏈方向。全球的精英們一至認為,區塊鏈必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引領互聯網未來的革新技術。

極客錢包:企業拿什麼迎戰互聯網下半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