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法制晚报》休刊!寒冬加剧,纸媒出路何在?

看电视

今日,《法制晚报》宣布从2019年1月1日起在正式休刊,北京报业动荡又添一极。2017年底的报刊停业浪潮还没过去多远,新的寒潮还在路上,但休刊不是停刊,纸媒的未来将通向何处?

文 | 晴栀

2018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法制晚报》发布公告,宣布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休刊,9月7日刚刚头版刊登了征订广告,两个多月后开始办理退订手续,北京报业动荡又添一极。

独家观察|《法制晚报》休刊!寒冬加剧,纸媒出路何在?
独家观察|《法制晚报》休刊!寒冬加剧,纸媒出路何在?

法晚休刊,纸媒寒冬

《法制晚报》由北京青年报社创办,前身是《北京法制报》,是一份具有法制特色的综合性都市晚报,2004年5月18日正式创刊,2005年的零售量已经达到市场第三位,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不管是在订阅数量上还是在品牌影响力上,在高质量媒体云集的北京城内,《法制晚报》都称得上是纸媒中成功的一例。

独家观察|《法制晚报》休刊!寒冬加剧,纸媒出路何在?

今年5月,《法制晚报》在回应人员裁撤的传言时,发布了一篇名为《法制晚报整合采编资源进军融媒体》的文章,宣布从6月1日起,报纸与新闻客户端的产品生产链将实现全面打通,法晚的融媒体尝试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文末立下承诺,

“未来,法制晚报将更加坚定地加快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如今休刊声明一出,新媒体发展或将更进一步,但“晚报”一名将成为过去式。

法制晚报的一路发展一直脱离不开北青报,不管是发行团队还是采编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关联。今年1月4日,时任法制晚报社社长、北京青年报社副社长的王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不再兼任社长职务,职位由原先担任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彭亮接任。

如今,《法制晚报》现有采编团队将与上级单位北京青年报社的采编团队进行有机整合,集中精力打造北京青年报社融媒体平台——“北京头条”客户端,杰出的传统媒体人进入新媒体行业中,依然是新时代下传媒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法制晚报》不在了,优质的新闻会在“北京头条”重新产出。

独家观察|《法制晚报》休刊!寒冬加剧,纸媒出路何在?

当前的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纸媒一直在探索出路,《法制晚报》称这次休刊是为了落实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求,深化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的转型,整体向新媒体领域进军。

这份秉持着办一份"离你最近的报纸"理念的纸媒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报业整体市场的寒冬。2017年底的报刊停业浪潮还没过去多远,新的寒潮还在路上,但休刊不是停刊,法制晚报的将来通向何处,还尚未可知。

纸媒会走向消亡吗?

在传统媒体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法制晚报》也早早地搭上了时代的快车,其官方微博拥有两千多万粉丝,日阅读量100万以上,俨然是主流媒体中拥有较大体量的媒体平台。

《法制晚报》一直坚守着纸媒的阵地,努力地与时代接轨,企图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让报纸在媒体融合的路上不会走丢,但不管是更换领导班子,还是进行人员调整,都没能挽救不得不走向休刊的局面。

独家观察|《法制晚报》休刊!寒冬加剧,纸媒出路何在?

在纸媒休刊停刊的讨论中,除了感叹和惋惜之外,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纸媒消亡是大势所趋。新媒体新闻生产方便迅捷,受众阅读习惯偏向智能化,新闻互动和反馈的作用得到强化,不管是从经营上还是从发行上,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有绝对的优势。

脱离开传统媒体的桎梏,纸媒的采编和经营团队更深刻地知道怎样在沉浮不定的网络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读者和受众,但优质的杂志期刊,深度的调查报道,都是保持社会前进和读者深度思考不可或缺的新闻材料。

这是一个媒体无所不包的时代,公众通过媒体来理解与触摸生存的世界。《时代》杂志的创始人亨利·鲁斯将媒体视为教育公众而非取悦公众的工具,不管是用报纸还是用互联网平台,媒体都不应该允许“精英式的长远偏见”让位于“公众的短视偏见”。

独家观察|《法制晚报》休刊!寒冬加剧,纸媒出路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