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修理”這些破“孩子”

該如何“修理”這些破“孩子”

我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兒一女,女兒6歲,兒子兩歲,在小兒出生之前,我對孩子們的教育沒有什麼概念,總認為會像種子一樣,落地就會生長,給他吃飽穿暖就好,但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開始有分辨力了,我才發現做父母是真不容易。

講個故事吧,愛人是在女兒3歲時懷的二胎,在沒有懷二胎之前,我和愛人對女兒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但因為愛人體質不是很好,二胎孕期時對女兒無法照料,女兒會被隔三差五的送給奶奶照顧,當時我們並沒有在意女兒有什麼心理變化,因為奶奶對這個孫女的疼愛也堪比是心頭肉,直到小兒出生,愛人出月子後的一天,我和愛人一起逛街時給女兒買一件禮物,也正是這件禮物讓我對我的這個當時只有4歲的女重新審視了一下,直到現在我依然清晰的記得女兒接過禮物後當時的表情及態度;女兒接過禮物後,沒有像平時一樣有禮貌的說聲謝謝,而是面無表情的丟下了一句話:“還好,你們還記我”,大家注意,我絕沒一點誇張,原字原話,這是一個僅僅4歲小孩對她父母說出來的話;我跟我愛人當時非常驚訝,她是經歷了什麼?她是否清楚這句話的真正意義?

匪夷所思啊。這是其一,其二就是在去年,我一個朋友妻子懷孕了,我們兩家的關係很好,我家住一樓,有個很大的院子,考慮到朋友家住在沒有電梯的7樓,樓層太高,肚子大了上下樓很不方便,當時我們就說讓他們住到我家裡來,到時候還可以在我家坐月子,當時也就那麼一說,我女兒當時在場;事後沒幾天,我們幾個在一起喝茶聊天,朋友的妻子不知道怎麼惹到女兒不開心了,我這個只有五歲的小傢伙對我朋友的妻子說:“你要再這樣,還想不想在我家坐月子了?”天哪,她是怎麼把“坐月子”這個詞記住的我都很費解,更不要說她能說出那樣的話,當時朋友們也就當作童言無忌,一起哈哈大笑而了之。

該如何“修理”這些破“孩子”

可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在孩子們的世界是否真的只有動畫片和玩具,他們的小宇宙裡一天天都在想什麼?作為父母我覺得必須認真思考;有人曾經研究過扶養一個0至16歲的小孩需要25萬的成本,這僅僅只是資金成本,那陪伴時間成本呢?現代生活節奏快,社會競爭壓力大,大部分父母都是在為了生計而日夜奔波,真正花在陪伴兒女們身上的時間卻寥寥無幾。

巴金先生說過:“孩子們變好或變壞和他們受到的教育有關,有句話叫‘先人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個老師,不能把一切推給學校。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所謂培養、所謂教育,不過是這樣一句話。我們希望子女成龍,首先就要盡父母的職責。”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往往在我們正在為孩子們拼搏起跑線時,他們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那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要捫心自問一下,除了工作時間外,剩餘的時間我們給了誰?牌局?飯局?還是扯淡局?

生而不養 斷指可還;我想大部了分人可能著重後半的句的解釋,那又有誰又能詮釋一下前半句?現代這個社會“養”難道只是給吃飽給穿暖就夠了嗎?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那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誰去教他?“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他又怎麼理解?孩子們進入學校是他人生的第二階段,不是第一階段,父母才是了他真正的啟蒙老師,不能等到我們看著他的背影進入學校時才發現:“孩子們怎麼突然就長大了,我似乎都不瞭解他”。

該如何“修理”這些破“孩子”

獻給天下所有正在奮鬥的父母們,有時間多陪陪那些小身板,他們還未入世俗,無法用語言表達他真正的需要,但不代表他們不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