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劲吹”城市副中心

文明乡风“劲吹”城市副中心

——通州区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文明乡风“劲吹”城市副中心

北京市“美丽乡村 筑梦有我”之“弘扬孝德文化 培育文明家风”主题活动在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召开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始终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区)创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地区思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巩固工作机制,将通州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文明乡风“劲吹”城市副中心

通州区开展农村地区“传承好家风”集体婚礼


强化理念浸润
营造共创共建的浓厚氛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离不开群众的了解、支持和参与,文明理念的宣传发动和“入脑入心”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为扎实推进文明理念的推广和宣传工作,营造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通州区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利用媒体凝聚力量,引领向善向好的价值导向。文明行为需要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培育文明行为的摇篮。通州区在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上,充分发挥了媒体作用。一是利用现有媒体开辟专栏。如:充分发挥通州电视台、大运通州网等各类平台作用,开辟专栏,对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进行重点宣传,有效地营造了“树新风、破旧俗”的良好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二是运用报刊公众号展播身边的文明行为。各村镇深入挖掘本地区的文明行为、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并在本地报刊、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常态化刊发和展播,引导村民知荣辱、学榜样、尚美德。


运用农村特色途径宣传文明行为,倡导节约集约的生活习惯。为了让文明行为“接地气”,通州区在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使用具有农村特色的宣传手段,如保留并使用富有农村特色的广播、文化墙等宣传载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引导村民主动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宣传过程中,各地也出现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做法:如潞城镇、漷县镇、西集镇等村镇创新开辟了“文明播报”广播栏目,所辖各村委会通过广播定期宣传村镇里的好人好事和文明理念;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对禁燃烟花爆竹、文明祭祀等规定要求进行广播,有效地助推了文明新习的践行。
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宣传阵地,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宣传阵地和平台的建设。为了让广大群众在飞速发展的城镇建设中“回得到乡村,找得到乡愁”,通州区持续推动了乡情村史陈列室和农村精神文明宣传视屏建设,目前,全区范围内已建成乡情村史陈列室30个,农村精神文明宣传视屏89个,并成为了乡村人文历史的宣传站、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台。同时,通州区在全区范围内制定实行了2019年——2020年《北京市乡情村史陈列室和农村精神文明宣传视屏考核奖励工作暂行办法(试行)》。此外,通州区还依托百余座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等各类阵地,结合工作主题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宣传凡人善举,唤起了广大村民的道德认同。与此同时,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建立农村地区文体中心、图书室,宣传民俗民情民风,促进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文明乡风“劲吹”城市副中心

漕运古镇张家湾镇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 环保大集展新貌”主题活动

文明乡风“劲吹”城市副中心

全国文明乡镇台湖镇承办国家大剧院台湖音乐周活动


坚持创建引领
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为落实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通州区在农村地区重点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榜样人物评选等多项工作,引导村民摒弃陋习、传承美德、弘扬正气,促进农村地区文明乡风整体提升。
创建引领,发挥文明村镇龙头效应。通州区以全国文明村镇、首都文明村镇评选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截至目前,全区产生了全国文明村镇5个、首都文明村镇86个。“以评促创、以创促建”,充分发挥了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
立规结约,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效。村规民约是指导和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规章制度。为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州区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模式指导各村镇扎实推进了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通过修订村规民约,通州区指导各村镇依托村“两委”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积极推行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倡树了文明新风。


同时,通州区在修订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征求民意、汇聚民智,并经过党员代表、村民大会审议,切实做到了“一村一策”,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潞城镇引导社会组织开展了“简、俭、减”红白理事志愿服务,形成了移风易俗“三社联动”常态化模式,自2018年元月实施以来,全镇共申报白事269件、红事30件,无一起大操大办,彻底革除了长期存在的陈规陋习。
选树榜样,广泛选树先进道德典型。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通州区广泛开展了道德典型选树活动,以2018年“通州榜样”活动为载体,发动各村镇广泛开展了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榜样推荐评选活动,选树了月度榜样50名、年度榜样15名。以“发现身边典型”为依托,广泛评选“好村民”“好儿媳”等,切实完善了榜样常态化选树、典型信息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品牌效应。同时,通州区还通过道德讲堂活动对道德模范进行宣传和推广,对典型和先进开展帮扶和礼遇活动,使得通州的“孝星”“乡贤”等各类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如今的通州农村,敬贤爱德之风已经形成,榜样的力量时时彰显。
传承家风,文明家庭创建深入百姓。为全面贯彻落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精神,发动领导干部分享廉洁家风故事、开展廉洁承诺、创建“廉洁家庭”,发动广大村民树立家训家规、建设“最美家庭”,通州区统筹指导各村镇开展了“最美家庭百姓宣讲”“家庭文化、家风家训”等主题活动,打造了“德美于家务——追寻与呼唤”文明家风创建品牌,先后编纂了《家风故事集》《党员家风故事集》《百名党员亮家风》家风系列丛书三本,有效地推动了通州农村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面走向深入。通州区还结合地区特色,指导张家湾镇开展了“评星创户”活动,修订了《张家湾镇文明十星户考核办法》,评选了“文明十星户”262户。目前,全区范围内推举获评首都文明家庭6个。

继承传统,积极打造“我们的节日”。为充分引起农村群众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视,通州区倡导和组织各村镇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并在各村镇以各个传统节日为节点,利用道德讲堂开展了以孝老爱亲、家风传承、传播经典等主题宣讲活动,让群众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社会公德、涵养个人品德。

文明乡风“劲吹”城市副中心

通州区潞城镇创新开展“文明银行”市民素质提升项目


多线融合推动
树立巩固创建工作特色品牌
在一系列具体举措的推动下,通州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初见成效,百花齐放的格局基本形成。但要不断树立和巩固特色工作品牌,不仅需在工作的全面推进上做“加法”,更需要在互相结合、融汇贯通上做“减法”,进一步去繁从简、打造精品。
志愿服务贯穿主线,打造特色品牌。近年来,通州区通过有组织、有规划、有要求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农村地区志愿服务规范化、项目化、社会化,进一步打造了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同时,通州区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制定志愿者管理制度,围绕移风易俗、环境卫生、邻里守望等方面开展了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此外,为让志愿服务落到实处,各村镇还推出了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如潞城镇创新启动了“文明银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项目,建立了以“文明存折”存积分,“文明积分”换服务的反馈机制,切实提高了居民对创建工作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漷县镇、宋庄镇将“学国学练太极拳”活动纳入志愿服务活动范畴,常态化地组织开展了“大地美容”环保公益主题活动,积极倡导“三绿一志愿”生活理念。


“小手拉大手”,培育时代新人。通州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文明习惯伴我走”主题活动,通过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养成文明习惯,辐射至家庭,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文明素质提升和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发挥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张家湾镇“运河小小传承人”、于家务乡“孝亲好少年”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有效地带动了家长共同参与创建活动,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高了未成年人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
新乡贤文化广泛普及,涵养文明新风。通州区在各村镇推选了党员干部及有威望、群众信任的好村民、学者、道德模范、企业家等作为“新乡贤”,带动村民培育文明新风,潜移默化地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依托于家务回族乡开展的“好家风好家训”传承活动的典型经验,发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了“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主题活动,进一步带动村民建设美丽乡村、涵育文明乡风。
强化公共文明引导,规范群众行为。通州区广泛开展了“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文明餐桌行动”“礼让斑马线”等公共文明引导主题活动。同时,评选优秀的绿色环保公益组织和绿色生活好市民,推动低碳环保理念走进千家万户。推进“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强化村民文明出游意识。创新开展“文明通州”社区宣传日活动,在部分乡镇建立“文明加油站”宣传站点,组织动员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志愿服务团体等广泛参与,构建文明新风尚。

文明风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一朝之功,需要的是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政府的持续统筹、社会的持续引导、群众的持续参与。之后,通州区将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让文明乡风这股“劲风”持续吹向城市副中心的每个角落。
本文来源:通州区文明办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