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潮州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有一座占地130亩的古建筑历有悠久, 保存最完整的祠宇, 这是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地方, 一代文豪韩愈究因什么事来潮州, 为当地百姓做了什么事, 让大家先来了解一下韩愈和”韩文公祠“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现在已经得到考证,韩愈祖籍河北昌黎县。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次年三月,葬于河阳。

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以戴罪之身,在潮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办教育,驱鳄鱼,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潮人并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

原韩祠始建于宋真宗成平二年(公元999年),由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元祐五年(1090年),知州工涤迁至城南七里,苏轼为其撰写了《潮州昌黎伯文公庙碑》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常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韩公之祠应建于此,遂将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至今址。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进入韩文公祠的前面有一大石语录,上刻“业精于勤荒于,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沿着石级往前走, 一座四柱三 间式白石坊, 上书”韩文公祠“四个大字系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手书。站在坊前放眼望去,韩祠的青绿色藏于青山绿叶之间,给人清淡端肃的感觉,而屋脊高峻,居高临下却又让人感到雄伟巍峨。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从右门入,牌坊后甬道右侧有天南碑胜,辟建近百米碑廊。墨宝404幅,勒石镌刻,与祠内古碑交相辉映,令千年古祠更加庄重典雅、文气斐然。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从正门有一台阶进入正殿, 有五十一级台阶, 正殿门口有八块花岗岩石铺成进殿之道, 寓意韩愈51岁被贬来了潮州, 在任八个月.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在正殿门口有一棵树,相传是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树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鱼鳞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但花不常开,潮州人崇尚韩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调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

进入大门, 门上有“韩文公之祠” 五个蓝色大字系清系清嘉庆十六年(公元 1811 年)潮州知府温承志重修韩祠后所写。正门上方悬挂“三启南云”和“百世师” 两块牌匾.“三启南云”

牌匾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在的是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在 1984 年重书的。它的意思是指韩愈一生 3 次来过广东(第一次随任韶州刺史的哥哥韩会到韶关,第二次被贬到连州阳山县任县令,第三次被贬到潮州任刺史),对岭南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百世师”为著名书画家刘海粟所题。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韩文公祠面宽18.7米,前墙以水磨青砖砌成。祠前有庭,进仅丈许,外砌石栏。祠分前、后两进,头进门厅,后进是三开间大堂,共深31.8米。中间小院,左右庑廊。祠内环壁嵌有明清以来碑刻40面。

韩祠正殿的中央是韩愈塑像,左右是他的侍从张千和李万。正座中央的上方悬挂着“泰山北斗”、“百代文宗”、“今古同仰”、“名以文传”等匾额,从这些题字的内涵可以看出韩愈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石柱上刻有对联:上联是:辟佛累千言, 雪冷蓝关, 从此儒风开新峤;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上联的意思是,韩愈因劝阻迎佛骨而触怒宪宗皇帝被贬到八 千里外的潮州,家眷被逐出京城, 12 岁的女儿客死在路上,路上风霜雨露、崇山峻岭、艰苦备尝。然而,韩愈以儒家积极人世的精神,抵潮后兴学育才,为潮人办了不少好事,将原本文化落后的“蛮夷”之地潮州发展成为文化昌达、人文荟萃的“海滨邹鲁”、“岭海名邦”。

下联的意思是,韩愈在潮为官只有 8 个月,他带领百姓驱除鳄鱼,治理鳄害。鳄诸是指鳄鱼生活的地方。韩愈的 《 祭鳄鱼文 》 写得十分出色。据说,祭鳄的当晚雷电暴风,几天后江水干涸,鳄鱼向西迁徙 60 里。韩愈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被潮州人民所推崇,祭拜他的人遍及整个潮州。赢洲这里指的是潮州。

韩祠主祠内总共有 37 块碑刻,有的赞美韩愈治潮业绩,有的记述韩祠修建的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座后壁北侧有一块镌刻“功不在禹下”的碑刻,是明朝嘉靖年间沈伯咸所写的。“功不在禹下”出自韩愈的 《 与孟尚书书 》 ,它原是赞颂孟子坚持儒家正统的功劳可以与治水的大禹相媲美,沈伯咸也借此认为韩愈弘扬儒家思想,其功绩也不在大禹之下。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此后,陆续创建侍郎阁于祠后,新修允元亭于祠右.侍郎阁是韩愈在仕途上所任的最高官职 -- 刑部侍郎。该阁是 20 世纪 80 年代重修韩文公祠时所建,阁前立有一尊韩愈的半身石像,阁内现辟为韩愈纪念馆。

千年祠宇”韩文公祠“及备受国人崇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2006年5月25日,韩文公祠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附:

祭鳄鱼文(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於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於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