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反对出兵子午谷,只是战术上谨慎吗?其实更有战略上的原因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和魏延的子午谷之争,历来是三国迷最津津乐道的话题。魏延能不能快速地通过子午谷(曹真伐蜀因为暴雨被困子午谷)、出了子午谷能不能顺利地拿下长安(魏延的假设前提是夏侯楙望风而逃),是大家历来关注的重点。然而,有一个更根本的战略问题,其实诸葛亮压根就没想攻打长安,原因是蜀汉实力不够,只是为了蜀汉的士气、匡扶汉室的旗帜,诸葛亮没法公开这么说。

诸葛亮反对出兵子午谷,只是战术上谨慎吗?其实更有战略上的原因

陇右、凉州远离曹魏腹地

西出祁山的目标是占领陇右、蚕食凉州

诸葛亮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以蜀汉军队的势力,要正面进攻坚城固垒的长安非常困难,而且长安离曹魏腹地也比较近,曹魏的增援随时会到。所以诸葛亮不会把拿下长安作为自己的第一战略目标,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真正的目的是,占领陇右五个郡(安定、天水、南安、陇西、广魏),它们属于曹魏雍州的一部分,同时切断曹魏腹地和凉州的联系,为逐步蚕食凉州创造条件。

如果这个战略目标能够实现,蜀汉的地盘能够大大增加,而且雍凉出产的马匹也能增加蜀汉军队的战斗力,雍凉的少数民族武装也可能被统战过来,一起对付曹魏(在这方面,诸葛亮是高手)。

诸葛亮反对出兵子午谷,只是战术上谨慎吗?其实更有战略上的原因

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夺取凉州是刘备集团的既定战略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略,其实很可能是刘备集团的既定战略。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拿下益州后,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刘备就曾回答,等我打下凉州后,再归还荆州(“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虽然这是刘备的一句无赖之辞,但可以看出刘备集团在拿下益州后,关注的战略重点正是雍凉之地,而不是直接和曹魏主力硬碰硬。

即使在刘备集团同时拥有益州、荆州的时候,仍然把凉州作为自己扩展势力的首选目标,那么在蜀汉只有一个益州的时候,它扩大地盘、增加人口和军备物资的需求肯定是更加迫切的。

诸葛亮反对出兵子午谷,只是战术上谨慎吗?其实更有战略上的原因

诸葛亮五次北伐示意图,都难威胁长安

第一次北伐拿不下长安,之后更不可能拿下长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具有一定的战役突然性。因为从219年汉中之战、襄樊之战后,到228年第一次北伐,蜀汉长达近十年没有对曹魏采取过军事行动,曹魏对蜀汉的防备比较松懈。但是这次战役以后,曹魏加强了西线防备,不论是军队数量和指挥官都加强了。其实不管诸葛亮从哪一条出汉中的道路进攻,最后都没能形成对长安的威胁,说的粗俗点,连长安的毛都没看到。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最大的一次胜利是第四次北伐。先是打败司马懿主力,斩首三千,缴获玄铠五千、角弩三千,然后在撤军过程中,在木门道伏击射杀张郃。这样的胜利,听上去很精彩,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伤及曹魏军队的元气。

很多人把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归因于粮草不继,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蜀汉和曹魏在实力、国力上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非常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诸葛亮不同意魏延出兵子午谷,不光是在战役指挥层面的不同意,更是在整体战略层面的不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