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朱元璋,历史上我们最为熟悉的明朝开国皇帝。他出身贫苦,后来参加了红巾军起义,之后称帝统一了全国的混战局面。可以说朱元璋是一代明君,他在执政期间的各种举措都为了明朝后来的基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我们都知道打江山远比守住江山要难上一些,因为人们很少居安思危,所以在安乐的环境中就容易疏于防范。当然了,朱元璋是一位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还多疑的一位帝王。他虽然身处帝王之位,却仍然担心皇权不保。即使历史上的皇帝哪一个不是忧虑自己的宝座被他人惦记呢?毕竟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高处不胜寒,高处的统治者也必然有他们所忧虑和担心的事情。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朱元璋是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的一位帝王,在他参加起义军的时候就已经凸显出来他超凡卓越的领导能力。后来他被推举为吴国公,足以见得。当然他的成功离不开众多将士的帮助和陪衬。其中就有一位帮助他建立明朝的一员大将,叫费聚。费聚跟他一起打天下,南征北战多年,终于成功的统一天下。自然而然的费聚就成为了开国功臣,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而朱元璋登基为帝之后对于下面那些跟着他打江山的人十分器重,除了封官赏爵之外还有各种的金银珠宝。总之,除了是犒劳那些跟他浴血奋战的人之外还有就是要拉拢关系,稳定朝中的大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开国的大臣便开始了散漫,开始了居功自傲。自己一个人在朝为官,家中所有的亲戚都跟着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久而久之,这样的舒适的日子过习惯了,人的性格就改变了。或许是因为过于舒适,所以变得游手好闲。或许因为过于得势,所以变得盛世凌人甚至仗势欺人。

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而其中费聚最为开国的功臣,也没能逃得过这样的命运捉弄。在自己的不求上进中,逐渐的没落。他开始了整日沉迷于女色之中,寻欢作乐,好不快活。彻底的将江山社稷和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开始了浑浑噩噩的度日。终日享受着人间的五味杂陈的诱惑,整日的寻花问柳。而这样的费聚依然还能保持自己在朝中的威名,毕竟是开国功臣,朱元璋纵然有不满,也只是提醒和训斥,而没有加以惩处。不过久而久之,费聚更加的变本加厉,终于他开始勾结了胡惟庸。胡惟庸是当时朝中专权的丞相,曾经也是深得朱元璋的器重。不过朱元璋是何等人,怎么会容忍身边有这样的乱臣贼子呢,所以很快边被朱元璋给处理掉了。而费聚就是在胡惟庸专权的时候开始暗中勾结胡惟庸,他开始对朱元璋不满。而这件事很快被朱元璋所知,便连同胡惟庸一同问斩了。

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不过按道理来说,谋反之罪应该祸连九族的。但是朱元璋还是感念旧时的情谊,也因为费聚在建国立业上帮助朱元璋很多。这份情谊是一同打江山的那种生死之情,所以念在这份情谊上,没有祸连他的家人。而其实费聚的儿子早已经战死沙场,也是一名功臣,就剩下一个孙子存活于世,朱元璋本想放过这个年纪仅有10岁的孩子。但是费聚知道谋反祸连九族,一定会祸及孙儿,所以便跪求朱元璋放过自己的孙子,而朱元璋本意也没打算杀死这个孩童。殊不知,这年纪尚且10岁的孙子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于是,朱元璋便将费聚全家问斩。其实这跟斩草除根是同一个道理,朱元璋是帝王,历来帝王都需要有自己的杀伐决断,而不能凡事都顾及情谊,因为皇帝不是一个人,是天下百姓的。皇帝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去完成,更要有更多的江山百姓需要去守护。

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所以,高处不胜寒,也许我们看到了帝王的无情,却忽视了帝王的众多无奈。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朱元璋欲杀他,他跪求放过孙子,10岁孙子说8个字,朱:全家问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