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在第五季的《夢想改造家》裡,一共出現了兩個二孩家庭。深圳的家庭是一對小姐妹。杭州的二孩家庭是哥哥和妹妹。

因為設計師的加持,這兩個家庭裡,增加了許多關注孩子成長的細節。

我們之前在《孩子不如別人家的,90%的老母親輸在兒童空間上》中講過,孩子從出生到成長,要經歷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根據不同階段的成長需求,兒童空間也需要不斷地調整。

那麼,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是不是意味著要一直在變呢?看看他們的啟示吧!

老人房與兒童房的切換

杭州家庭一家祖孫三代6口人,70平方米的學區房,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哥哥、妹妹一起居住。哥哥已經開始讀小學,妹妹還在學步階段。

【設計師——梁穗明】

一家人對這間房子的期望是,能夠一直使用到妹妹初中畢業,爺爺奶奶在孩子長大一些會返鄉居住。

所以在設計規劃上,兒童房與老人房放在一個大空間內,併為老人區與未來兒童房轉換,預留了一些空間。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老人的床鋪安排在靠窗的榻榻米區,與房間另一側的雙層兒童床,以衣櫃和書桌隔開。衣櫃右側還安排了移門區域,必要時將兩個空間隔開。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父母房與兒童房之間,由一道隱蔽的靜音移門作為隔斷。/

這個分區一方面考慮到,當下爺孫的使用需求,兩個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用上下鋪共同生活,培養親密感。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幾年後老人返回家鄉,哥哥、妹妹需要獨立空間的時候,其中一個人可以到榻榻米空間居住。兒童區域的下床,可以改為書桌區。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同一個空間,設計了兩道門,方便日後分區使用。/

孩子可以參與收納的衣櫃

在已有大量收納空間的前提下。“老人房+兒童房”的這個公用衣櫃,更多地是滿足日常換洗需要。設計師把低區的掛衣位置留給了兩個孩子,方便他們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整理。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可升降書桌

兒童區域的書桌為可升降書桌,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高來調節桌椅的高度。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適合兒童獨自洗澡的淋浴設置

在浴室內,設計師增加了一個放置淋浴噴頭的位置,方便孩子獨立使用。

同時,水溫調節按鈕也增加了兒童鎖功能,避免孩子將溫度調到高溫區間,而引發燙傷。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和小姐妹一起成長

38平米的家

來自深圳的豆豆一家,居住面積只有38平米。隨著小女兒的出生,居住環境越來越緊張。兩年來,一家人一直在外租房居住,生活因此變得漂泊不定,兩年間搬家六次。

他們希望搬回到自己的房子,但38平米空間,能不能容納兩個女兒的成長需求,成為一家人頭疼的問題。

【設計師——唐忠漢】

在改造之初,一家人對房子的期望是,未來可以使用十年。除了一家四口日常居住,還要滿足老人暫住的需求。

考慮到豆豆一家沒有傳統客廳的需求,所以設計師把原有的大面積客廳空間,做了拆解,更多的分配到了臥室和餐廳。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客廳空間分割出一個榻榻米房,

方便一家人的交流和老人的暫時居住。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剩餘空間分配為餐廳區、收納區和廚房島臺區。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媽媽在島臺區域操作,也可以一眼看到孩子的活動。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這也為小姐妹爭取出一個獨立的兒童房。

在面積相對狹小的兒童空間裡,設計師安排了高低床和書桌區域,方便兩個孩子同時讀書學習的需求。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整間房子的屋頂,有數條高低不等的橫樑,比如兒童放的頂部,設計師也將光源安排在這些位置。在保證照明的同時,避免燈光直射。


38㎡房子裡養倆娃,如何創造放得下他們整個童年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