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鋼盔根本擋不住子彈,為何當時各國軍隊還要大量裝備?

二戰時期的鋼盔根本擋不住子彈,為何當時各國軍隊還要大量裝備?

經常關注軍事新聞的人,對於士兵佩戴的防彈頭盔肯定不陌生,因為在當今各國軍隊裡防彈頭盔已經成為了士兵必備防具,縱觀當今各國的防彈頭盔,大多都可以有效抵擋手槍彈的直擊,甚至個別先進的新型防彈頭盔可以抵禦AK步槍彈的直擊。現今的防彈頭盔其強大的防護能力毋庸置疑,它為士兵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護,但大夥兒不清楚的是,防彈頭盔在早些年的時候,並不能抵擋子彈,二戰期間就時常有士兵頭戴鋼盔被敵方神槍手一槍爆頭的事情發生,很多人納悶,鋼盔作為早期的防彈頭盔既然擋不住子彈,為何當時各國軍隊還要大量裝備呢?

二戰時期的鋼盔根本擋不住子彈,為何當時各國軍隊還要大量裝備?

鋼盔作為防彈頭盔的前身,它的誕生可以說是偶然也可以說是必然。因為熱武器的誕生與發展,古代厚重的盔甲在戰場上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相較冷兵器的攻擊距離短等缺陷,熱武器的出現對於士兵們的生命安全產生了嚴重的威脅。一戰期間,一次偶然間,法國將軍亞德里安根據士兵把炒菜鍋倒扣在頭上而倖免於難的事,突發靈感閃出了“製造鋼盔”的想法,於是經過與軍工專家的研討,設計出了名為“亞德里安頭盔”的軍用鋼盔。

二戰時期的鋼盔根本擋不住子彈,為何當時各國軍隊還要大量裝備?

鋼盔誕生於一戰期間,但它在此期間表現的並不是太突出,又或者是法國悶聲發大財,總之一戰時期鋼盔的作用並沒有被各國熟知。到了二戰期間,鋼盔得以大顯身手,以美軍為例,由於裝備了鋼盔,在戰爭期間使得7萬士兵免於傷亡,此後,各國便將鋼盔作為戰爭中的必要裝備,被全世界各國軍隊當作制式裝備。說到這裡有人疑問,鋼盔既然擋不住子彈,為何還會有這麼大的作用呢?

二戰時期的鋼盔根本擋不住子彈,為何當時各國軍隊還要大量裝備?

其實,鋼盔的誕生初衷,並不是像後來的防彈頭盔這樣,可以正面抵擋子彈的。當時在戰場上,各國士兵70%以上的傷亡不是因為被子彈直擊打中,而是因為戰場上的流彈、被炸彈炸飛的碎石、或炸彈爆炸後的碎片等飛濺物造成的傷亡。鋼盔雖然擋不住直擊的子彈,但是對於這些飛濺物卻能進行有效的防禦,畢竟這些飛濺物沒有固定的彈道,而是從不同方向飛來的,這時鋼盔光滑的曲面就起到了卸力,改變飛濺物方向的作用,從而降低傷亡。總之,鋼盔雖不能抵擋子彈,但卻能在戰場上有效降低士兵傷亡,因為在二戰期間被各國軍隊大量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