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式中的“五张弓”

论太极拳式中的“五张弓”

太极拳家陈鑫说:“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上下之弓是指“身弓”(躯干),四旁之弓是指“臂弓”(两条胳膊)和“腿弓”(两条腿),把它们合起来就成了“五张弓”。

用弓来比喻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框架结构是很恰当的,是很形象的,也是很富有哲理性的;弓是力量的象征。

臂弓圆活运劲如抽丝

在拳架的臂弓中,腕关节和肩关节是弓梢,肘关节是弓背。

拉弓要恰到好处才行,整条胳膊伸得太直,弓拉过了而使弓弦断了;

整条胳膊过于收缩,肘关节弯处的夹角小于了90°;

又会使弓背折断了。只有把弓拉得圆满无过而不及,才能使臂弓的劲力顺畅,合成一股整劲。

要想把臂弓拉得好,起弓背作用的肘关节是关键,肘关节要维持一定的紧张度,要有向外伸展膨胀的支撑力,这个弓背挺圆了,两边弓梢韵劲也就跟随上了,这张臂弓也就拉得圆满了。

倘若弓背松软不够坚固,这张臂弓的弓弦也就绷不紧了。

这样,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臂弓的劲力就不能很好地聚合,使得蓄劲不充足、发劲没威力。

腕关节做为臂弓之梢,在拳式的动作演练中,要微微下沉坐腕,使其柔而不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在拳式的动作过程中,不要只重视腕关节的“柔”,使其近似舞蹈,虽好看却无棚劲,还要重视腕关节的“韧”,使其刚健有劲。

腕关节在缠绕旋转的动作中,只有做到了坐腕(也就是塌腕),才能把棚劲贯注到手指尖。

这样,腕部的劲力充足了,在推手中就可以灵巧地化解彼方强大的攻击力,在拳式的动作演练中,就可以增添臂弓的整体劲力了。

肘关节做为臂弓之背,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要保持劲力向下、肘尖向下的坠肘之态。

坠肘,可以在拳式的转换中达到“肘不离肋”的目的,使肋部在攻防对抗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像“手挥琵琶”这类拳式很容易做到坠肘,像“左右穿梭”这样的拳式,上架之臂就易做成翻肘的错误动作,这点应该特别注意。

坠肘,可以充实臂弓的劲力,使其出手时,不但有向前的攻击力,而且还有“后劲”。

例如,你保持坠肘状态向对方冲拳时,若对方拿你腕子想用“顺手牵羊”之式肯定失败,因为,你臂弓上的“后劲”足以破解掉对方的招式。

坠肘,使肘部微屈形成一定的弧度,构成了臂弓的弓背,弓背是中转站,它可以源源不断地把肩部和周身的劲力传递到手上,使拳式的攻防手法更加凌厉。

因此,在拳式的演练中,只有做到了坠肘,才能使臂弓之劲更加充沛

身弓挺拔支撑八面稳其形

在拳架的身弓中,颈椎和骶椎是弓梢,腰椎是弓背。

身弓,是拳架的主干,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有臂弓,下连腿弓,因此说,它是拳架的核心,只有这张弓拉得挺拔有力,其它四张弓才能相互呼应而合成为一体。

故拳谚说:“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

颈椎做为身弓之梢,在拳式的动作过程中,要保持竖颈的姿态。

颈部竖直,能使精气贯顶,使头部端正精神饱满,拳架才会富有神韵。

颈部竖直,但要忌讳僵直,应保持其扭转的灵活性。

竖颈,可以起到拉伸脊柱使其挺拔的作用,从而使身弓支撑起来,使拳架的劲力传递顺畅,蓄发有力。

竖颈,不是脖子硬挺,要做放松,要保持颈椎向前凸起的生理屈曲不被破坏,这样,既有利于任督二脉的贯通,及十二正经的气血运行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发挥,又有利于拳架中身弓劲力的聚合和发放。

腰椎做为身弓的弓背,在拳式的动作演练过程中,要保持塌腰的姿态。

拳谚说:“低头猫腰学艺不高”,因此,只有在拳架中做到了塌腰,才能充分体现出“太极拳的腰”在拳架中的主宰作用。

通过塌腰,使身弓的弓背撑起,从而把颈椎和骶椎这两个弓梢拉开,构成了一张圆满有力的宝弓。塌腰,是建立在松腰基础之上的;

其次是在保持腰椎向前凸起屈曲的生理状态下的一种竖直;

塌腰,是腰椎既要有向上的挺拔之意,又要有向下的垂沉之意。

这样,拳架的身法旋转松活灵敏,不损害人体生理机能,使拳架的上部虚灵下边沉稳,有利于“气沉丹田”的操作。

塌腰,可以使腰杆挺拔坚固,能起到“中轴”不弯不晃的作用。

拳谚说:“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这样,不但把身弓拉圆了,而且还能把臂弓和腿弓的劲力联贯为一体,使其起到劲力中转站的枢纽作用。

腿弓沉稳迈步如猫行

在腿弓中,胯关节和踝关节分别是其上下两个弓梢,膝关节是弓背,腿弓是拳架的根基,它的稳固,对拳架的整体实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拳架劲力的起点,

因此,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这说明,只有以腿弓为劲力的源头,再加之其它四弓的协调配合,才能发出五张弓的凝聚合力。

胯关节做为腿弓的弓梢,在拳式的。

动作过程中要做到放松。胯关节是腿弓与身弓的结合处,所以说,只有做到了松胯,腿弓与身弓才能紧密相连不脱节;

只有做到了松胯,脚蹬地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才能顺利传递到腰部进行重新分配;

只有做到了松胯,拳式的旋腰转脊才不致于出现僵硬的动作。

膝关节做为腿弓中重要的弓背,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要做到扣膝。

在定式时,两膝要前后呼应或左右配合微微内扣,使膝部的劲力聚合而不散,这样,胯部与踝部的劲力就能与其合成一体,使腿弓撑开拉圆。

在动作变化过程中,腿向前弓时,膝部不能超出其脚尖。

那样,就会失去身体重心的平衡,就会破坏了腿弓劲力的合力,使整个拳架松散无力。

踝关节作为腿弓的另一个弓梢,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既要稳固又要灵活。

因为踝关节承受着人体自身的重量,所以需要拳架中的踝关节要稳固,以确保人体重心在拳式动作中的平衡。

因为拳式动作中各种步型步法的辗转、里扣、外摆、内钩、外撇等多种复杂的变化。

所以还需要拳架中的踝关节要灵活,以确保拳式下肢动作反应的敏捷和攻防变化的迅速。

踝关节,只有做到了既稳固又灵活的坚韧性,才能把足蹬地所产生的劲力顺畅地向上传递,使腿弓的劲力充足沉稳。

这样,经长期苦练,拳架的下盘定能达到“迈步如猫行”的理想拳境。

论太极拳式中的“五张弓”

中国教育服务网-会武堂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中所选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