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姓是標誌一個人家族系統的血緣符號,是中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家族情懷。“趙錢孫李”中蘊含著歷史密碼,“周吳鄭王”裡隱藏著文化玄機。

[姓氏來源]

呂姓的起源主要有三: 其一:出自姜姓,以國為氏,為姜太公呂尚之後。相傳。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而稱姜姓。堯舜時,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即“四後”即齊、呂、申、許。四嶽族首領伯夷,因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其後人太嶽又為大禹的重臣,故封之為呂候。夏商周時期,呂國皆為諸候國。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呂國東遷新蔡,後被田氏所篡失國,其後世子孫散居在韓、魏、齊、魯各地,以國為氏,稱呂氏。

其二: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時,有魏犨,又稱魏武子在晉國公子重耳外逃的過程中,隨同重耳。至重耳回國做國君後,遂封魏犨為大夫,封魏犨之子魏錡於呂地,魏錡又稱呂錡。呂錡後裔以封地為氏,稱呂氏。

其三:出自少數民族改姓。如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將鮮卑族複姓叱呂氏、叱丘氏改為漢字單姓呂氏。至五代後周時期,又將俟呂陵氏改為漢字單姓呂氏。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郡望堂號]

呂姓的郡望主要有河東郡、東平郡、淮南郡、金華縣等。

河東郡:秦時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此支呂氏,其開基始祖為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呂錡之後。

淮南部:漢時置淮南國,治所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三國魏時改淮南郡。此支呂氏,其開基始祖為呂謙。

東平郡:漢時置國,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東),南朝時改為郡。此支呂氏,大概為呂尚十九世孫孫康公呂貸之後。

金華縣:東漢時置縣,治所在金華(今屬浙江)。此支呂氏,為淮南郡呂氏分支,

呂姓的堂號主要有“河東”、“渭濱”、“東萊”、“錦上”等。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繁衍變遷]

呂姓發源於河南,呂國滅亡後,遺民主要分散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兩漢時期,呂姓氏族散播到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東漢未期有呂姓氏族向安徽和陝西遷人。呂姓進入浙江、江蘇等地區,是在南北朝時期。北宋初年,呂姓氏族南下移居到福建、廣州地區。到了清朝康照年間,福建、廣州這兩地的呂姓人渡海向臺灣徙居,並開始散播海外。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歷史名人]

呂不韋:戰國末期衛國著名商人,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據傳有門客三千。組織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又稱《呂覽》。"一字千金”這個成語正是與呂不韋有關。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呂雉:漢高祖皇后,人稱呂后。曾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皇后和皇太后,也是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子,掌握漢朝政權長達十六年。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呂蒙:字子明,三國時期東吳名將,魯肅贊其為學識洲博,“非復吳下阿蒙”。有“不探虎穴,安得虎子”的典故。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呂洞賓:原名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八仙之一,全真道祖師,被道教全真派尊為北五祖之一。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百家姓中呂氏竟來源於此!

呂向:字子同,唐代書法家、學者,他一筆環寫百字,世稱“連錦書”。

是不是沒想到呂姓還有這多的歷史講究知識,哈哈哈歡迎關注,各位看觀還想聽什麼姓的歷史故事,留言讓我慢慢敘來。至於上期節目講解的是何姓,有興趣的可以關注瞭解一下,十分感謝關注,有不足的地方請指出,餘十分感謝。

最近這段時間專門開百家姓系列,歡迎關注瞭解自已的姓氏由來哦。

本文文獻來自《中華姓氏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