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伟大,却远没有后两者名气大

提起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估计绝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万里长城,这也是古代中国创造出的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工程了。其次大家可能会想到京杭大运河,这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和长城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军事防御功能不同,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除了长城和京杭运河之外,剩下的三大工程之一估计知道的人要比知道前两项工程的人少得多,许多人大概都没听说过,这就是坎儿井工程。

它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伟大,却远没有后两者名气大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的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最要分布在新疆地区。新疆在中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海洋,四周多高山,所以降雨量很少、气候干燥。因为这种气候特点,所以新疆有大片的沙漠、戈壁,总面积达71.3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沙漠、戈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只是因为特殊的严重缺少降水,当地人民才创造出坎儿井这一巧妙、奇特的灌溉系统。

它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伟大,却远没有后两者名气大

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其构造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地理条件,把冰山雪水通过坎儿井系统最后灌溉到田地里。据《史记》记载,早在汉代时,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和骚扰,汉朝的皇帝派军队去新疆地区驻守,并且迁移大批百姓去那里开垦定居。有人在那里就要有吃的,要吃的就得种庄稼粮食,而种田就需要灌溉。然而当地却严重缺乏雨水,吐鲁番地区平均全年降水量只有仅仅的16毫米左右。而我国东部地区一场大暴雨降水量可能就达上百或几百毫米,也就是说吐鲁番十年的降水量才会和东部地区一场大暴雨的降水量相当。

它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伟大,却远没有后两者名气大

人要生存必须得解决粮食问题,所以新疆的先民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逐步创造并改进了坎儿井系统。这个系统说起来简单,实际建造却很困难和复杂。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既没有挖掘机、推土机,也没有钢管混凝土,全靠人的两只手和牛、马畜力辅助帮忙。所以在那个年代,修建坎儿井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事。据说,当年挖掘坎儿井的人,几乎都是不到三十岁就活活累死了,可见工程难度和劳动强度之大。

它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伟大,却远没有后两者名气大

林则徐当年被贬流放到新疆的时候,看到坎儿井时十分惊叹,觉得水在土里从穴中流过,真是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林则徐在新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也大力推广和改进坎儿井系统。现在,新疆地区保存有五千多公里的坎儿井,大多数是清代所修建的,估计和林则徐有一定关系吧。

它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伟大,却远没有后两者名气大

小编个人觉得,坎儿井比长城和京杭运河的技术难度更大,而且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更具有历史价值和意义。然而它的名气却远远不及后两者,估计长城和运河都是在地面上可以一览其貌,非常壮观。而坎儿井却大部分建在地下,默默无闻地为当地百姓服务。这或许就是两者名声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