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論語》164:如何做到——進退有序?

讀懂《論語》164:如何做到——進退有序?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評述】軍,一萬兩千五百人。暴虎,不用兵器。馮河,不用船而徒步過河。

致良知是一定要做的,但是致良知的路徑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改變的。就如孔子年輕時企圖走仕途去實現自己的良知,到中年知道大勢不可為,就放棄仕途改做老師,併成為萬世師表,功成名就。

“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說的就是:大勢可為,做得到,就去努力做(用之則行);大勢不可為,無法實現的事情,就不要去做(舍之則藏)。能拿取,能放下,識進退,才是聰明人,才是致良知。

這段話說白了就是:做個好人的目標不能變之外(致良知、為善),具體的實現的方式、方法、路途……都是可以變的。就如:

做老師做不到,可以去經商;

經商做不到,可以去做官;

做官做不到,可以做科學家;

科學家做不到,可以做農民;

……

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沒有非得走這條路不可的道理!

孟母、雷鋒不就是如此嗎?

就如文中的例子:能用兵器打虎,幹麼要徒手(暴虎)?能用船過河,幹麼要游泳(馮河)?這是不可取的(吾不與也)。其實,只要能打死老虎,能到對岸,幹麼非得選擇徒手、棄船暱?道是要展現自己勇敢嗎?說真的勇敢不是不怕死,勇敢是為實現良知而富有謀略、不畏艱難才可謂勇敢(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至於,暴虎馮河目標實現不了不說,又把自己至於危險之地,實為傻人一個。

所以,作為一聰明人,要明白一個道理——通往良知的路,不止一條!如做老師可以,做科學家可以,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同樣也可以(孟母)……

總之,人對於任何事情,只要為了“致良知”,對於任何好的、舊的方法、事物都可以採納與放棄,沒有非得用不可。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都要看哪個效果好?哪個更適合致良知?這就像從福建去北京出差,能坐飛機顯然比坐高鐵好,能坐高鐵顯然比坐汽車好,能坐汽車顯然比兩條腿好……畢竟,時間就是金錢。

讀懂《論語》164:如何做到——進退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