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漢諾威工博會剛結束不久,如今,全球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國際產業分工新格局正在被重塑。製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競爭焦點是智能製造與高端製造。人類社會正從E時代(電力、電機、電子、電氣、電控)進入I時代(萬物互聯,物皆有智)。

近幾年,隨著國內研發力量的崛起,許多自主品牌廠已經完全改變了以往惟進口設備、零件是瞻的思維,國產工業製造正逐步走向國際舞臺。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在這次的漢諾威工博會中,來自中國深圳的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向世界展示了其強硬的研發設計實力。其設計3.4MM行星齒輪箱,齒輪外徑0.996MM、輪模數0.065MM、實現超微型行星齒輪箱國內的零突破。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兆威機電駛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與世界知名企業德國博世開展合作。當時,國產精密齒輪傳動系統相對薄弱,大都從德國進口,但下訂單、遠洋運輸耗時較長、成本較高,給國內企業增加了負擔。這讓兆威機電看到了商機,並精準發力。隨後,兆威機電先後通過ISO9001、ISO14001和汽車行業TS16949體系認證以及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的ISO13485,於2011年成為日本三協、日本松下、三洋合格供應商提供馬達核心部件;2002年 成為佳能、尼康、亞洲光學合格供應商提供精密齒輪部件;並在2013年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2005年連續4年被松下公司評為A級ROHS供應商;2006年成為國家橡塑模具研究中心“微細精密注塑成型與模具技術基地 ”;2008年成為中科院-騰訊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合作伙伴和全部零組件供應商;2011年成為華為4G通信設備驅動傳動機構系統供應商;2011年成為格力、奧克斯電器認證供應商,為新一代空調產品提供精密傳動系統零組件;2013年科技局授予國家高科技企業榮譽稱號;2013年 成為OPPO合作供應商共同開發N3旋轉攝像頭驅動模組;2014年 成為家用服務機器人龍頭企業iRobot供應商,實現驅動模組的自動化組裝;2014年兆威開發了微型減速齒輪箱直徑3.4MM;2014年成為BROSE的供應商,為尾門電機實現智能4.0提供核心驅動部件;2015年榮獲華為質量優秀獎;2016年兆威自主開發的尾門電機齒輪箱成為行業標準部件應用於國內外多家主機廠商;2016年兆威自主開發的EPB制動齒輪箱成為標準部件應用於萬象、萬安、科達利等國內外多家主機廠商;2016年成為美敦力、美國BD的醫療驅動的合格供應商,提供智能醫療器械驅動部件;2016年 成為東京電子的合格供應商;2017年 兆威松崗智能驅動工業園啟動使用;2017年自主研發的微型3.4MM減速齒輪箱應用於手機攝像頭驅動部件;2017年為共享單車MOBIKE、OFO提供智能鎖驅動部件。經過21年的技術沉澱,成功鑄就了智能驅動行業的領先品牌。其開發塑膠齒輪模具超過1000套,產品的模數M從0.06 到1.2, 包含多種不同的齒輪類型,例如:直齒輪、斜齒輪、內直齒、內斜齒、蝸輪、蝸桿、錐齒輪及齒條等。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十三五”期間的重點任務是:建立中國齒輪產業智能製造推進中心,成立新能源汽車傳動技術產業聯盟,建立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科研與產業化促進中心,建設抗疲勞長壽命齒輪製造技術應用示範基地,設立面齒輪技術產業化促進中心,設立“小椿齒制”科研與產業化應用推廣中心,建立高端齒輪傳動產品先進開發軟件應用推廣中心,建立輕量化技術科研與產業化應用中心,建設國際先進技術與國際化發展服務平臺,設立齒輪產業產融結合促進中心。

中國製造要由大變強,要變成一個優質製造,關鍵就是要解決基礎的零部件、基礎的材料、基礎的工藝,這麼多年兆威一直專注於此。從齒輪測量、模流分析、齒輪模具設計、模具加工、模具組裝、試模等都無一不展示其團隊強大的研發生產實力。截至目前,兆威機電共先後取得了100餘項專利技術,其中微型傳動關鍵技術專利86項,14項發明專利、9項軟件軟件著作權、7項PCT,自主開發的4G基站天線電調系統、智能化家居、智能機器人核心驅動模塊等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其強大的製造實力:

齒輪技術

齒輪與傳統的模具設計不同,齒輪的齒厚、模數、壓力角都需要結合經驗數據修形,不能按收縮率直接加工,我們的優勢是:

KISSSOFT的基礎上,根據公司設計數據自主開發了齒輪模具的型腔參數計算軟件,可以直接生成齒輪輪廓,用於齒輪修形、提高齒形精度;

軟件生成的齒形可直接用於斜切割、放電加工,提高模具加工的精度。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模流分析

多名8年模流分析經驗的材料研究生從事模流分析工作;

可以準確的預測產品的變形、縮水、缺膠、困氣等缺陷,給出對應方案;

可用於比較不同的設計方案,選擇最佳方案;

優化成型工藝參數,提高試模效率。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隨形冷卻技術

傳統冷卻水路採用直通式,水路的設計受到加工方式的限制,冷卻不均勻、冷卻效果差。兆威採用先進的3D激光打印技術,根據產品結構,可以加工出複雜的異形冷卻水路,提高了產品的冷卻效果,使產品的品質更穩定,生產效率更高。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模具設計軟件

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開發模具設計軟件,實現設計標準化、快速化。

齒輪箱設計綜合平臺

兆威自主知識產權的齒輪箱綜合設計平臺,可實現漸開線行星齒輪系統、錐齒輪、面齒輪等機構的自動化參數設計、齒形繪製和3D精密建模等。設計平臺的特性是具有方案設計、結構設計、齒形設計、模擬分析等優勢。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齒輪箱設計平臺在進行變位係數合理的分配、齧合角優化計算、滑移率和重合度的校核。在前期設計開發階段,優化變位係數、行星齒輪齒頂干涉校驗,預防和改善齒輪箱的效率、噪音、壽命等問題。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動態仿真和有限元分析

在齒輪和齒輪箱設計階段,採用運動學仿真對齒輪副運動的平穩性和局部干涉進行驗證。同時採用有限元分析技術,基於ANSYS Multiphysics模塊對弧齒、錐齒輪的齒面強度進行分析校核確保產品的可靠性。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型腔壓力技術

型腔壓力技術是在模具型腔內安裝壓力傳感器,通過壓力曲線可以檢測注塑成型過程中型腔壓力的變化,準確地反映出注塑工藝的情況,監控產品品質。

型腔壓力技術,可快速實現型腔壓力曲線與模板的匹配,保證品質一致性;

通過對型腔壓力峰值和曲線的綜合分析進行監控,來判別製品的品質狀況,結合伺服機械手實現對成型不良品的自動分隔。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MES系統的應用

為了更好對生產狀況和工藝曲線進行監管,引進了注塑生產MES系統,MES系統可實現注塑工藝的遠程監控,注塑工藝的管理等功能。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為加工精度、產品品質提供保障,兆威機電斥資引進瑞士AGIE線切割機、AGIE火花機、日本沙迪克線切割、MAKINO、FANUC、RODERS、日本HAMAI滾齒機、瑞士WAHLI等多臺高精度加工設備、德國蔡司三座標、 WERTH三次元、日本大阪齒輪檢測中心、日本大阪齒輪齧合儀、OGP平面測試儀、瑞士熱重分析儀(TGA)、OSAKA SEIMITSU的齒輪齧合測試儀、 OSAKA SEIMITSU CLP-35S 齒輪測試中心、丹麥B&K PULSE噪音與振動分析系統、瑞士梅特勒-託利多TGA熱重分析儀、 MITUTOYO SUEFTEST SJ-41D表面粗糙度測量系統、DIA-COME內外齒測量臺等。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產品的可靠性及穩定是評價產品技術水平的綜合指標。為了能夠分析、評價、驗證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瞭解總成及零部件在失效情況下而獲得可靠數據。兆威建立了驅動模塊實驗室——擁有多功能震動儀、恆溫恆溼箱、冷熱衝擊試驗箱、淋雨實驗箱、鹽霧試驗機、噪音室等多功能實驗設備,從品質上嚴格把控齒輪零部件以及智能傳動系統齒輪箱質量。

《中國製造2025》齒輪零部件引領傳動裝備邁向產業中高端

堅守實體經濟和高端製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這幾年來兆威努力的方向。目前,兆威機電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2012年產值1.1億元,去年已突破4億元,兆威機電智能傳動產業園正式投產後,生產規模還將不斷擴大,保守估計2020年企業生產總值將超過12億元。在過去21年的微型齒輪傳動系統的設計開發生產過程,發現用戶的很多需求,都是需要定製的,為更好的解決用戶的特殊需求,我們提供零件生產及組裝的定製服務,也提供產品驅動的解決方案定製化服務。日前為適應產業發展的需求,兆威機電在深圳福永、公明、松崗,乃至東莞、惠州惠陽秋長鎮都在佈局相應的產業園。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工業強基、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重大工程,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作為《中國製造2025》的主要執筆屈賢明先生也曾提出工業強基有3個要素第一個是基礎零部件,第二個是基礎材料,第三個是基礎工藝,還有就是技術基礎,比如標準,還有一些技術的平臺等等。齒輪作為工業的基本元素,是製造裝備業中最為基礎、最為核心的關鍵部件。

中國的齒輪行業體量很大,年銷售額已超過2200億元,但有部分關鍵零部件仍然需要依靠進口,堅持創新驅動、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