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记~

近一万枚的数量,小巧玲珑,五彩斑润,林林总总,奇形万状。面对它们,有时会让人产生一种幻觉,天地间的精气莫非都汇聚在这里了吗?

小石头记~

古语云: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套用此话,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物。以藏石玩石而论,高峰可谓非常之人。

高峰的非常,细细品来,应有两点。其一,寻石藏石,以石为业,执著坚定,义无反顾。在常人眼中,这些石头,蒸不熟煮不烂,不能吃,不能喝,摆在那里占空间,拿在手里沉甸甸,实属无用之物。而在高峰眼里,却是身家性命。高峰的确是偏是怪,可偏怪也是人生一态,唯其稀少,故曰非常。

小石头记~

其二,玩石品石,以石为乐,独有情趣,其乐陶陶。人人都知,石头静默无语,可高峰坚信石语本天籁,大音无需声。每枚小石头都暗藏一道天地的谶语,而天机不可泄,参悟需有慧根。

高峰与我试赏几枚,不觉春秋飞转,万象缤纷。

一枚形似蒙古人毡靴的小石头,高峰命名为“成吉思汗的战靴”,其石通体铁锈红,精致小巧,逼真传神,定目细察,只见靴口靴腰靴尖靴底无不俱备,后脚踵处还留有一缕暗黄色的斑点恰似携来戈壁的纤纤征尘。玩摩此石,似能听到一千年前蒙古铁骑横绝千里的厮杀之声,似能看到成吉思汗跃马舞刀的剽悍身影。高峰说,佩挂此石,暗谶一字:勇。

小石头记~

另一枚形态稍大一点的石头,状似一片戈壁荒野上的足印,高峰命名为“张骞的脚印”。把玩此石,不觉让人浮想联翩。两干年前,张骞那位开拓西域的勇敢坚毅的汉朝男人,就是用这样的足印,一步步丈量出一条辉煌万里的丝绸之路。高峰说,男人出门在外,箱包内秘藏此石,受益无穷,因为其谶一字:顺。

小石头记~

再一枚椭圆形黄玛瑙小石,正面纹路细条酷似孙悟空的头脸,高峰命名为“猴头”,实不虚妄。想着有火眼金睛、能腾云驾雾、山七十二变的孙大圣,竟在荒漠戈壁之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头像,真让人赞叹造化的神奇。与之相应的是一枚名曰“灵猴”的通体碧绿的小石头,它区背缩身,歪斜着猴脸,似在抓耳挠腮,惹人喜爱。这两枚猴子小石头,前者工笔象形,后者写意传神,一实一虚,交相辉映。高峰说,前者“猴头”小石暗谶一个“通”字,后者“灵猴”小石则暗谶一个“灵”字。

小石头记~

另两枚动物象形石更招人眼目,其一为红玛瑙石质,造型酷似一只雄鸡立于元宝之上,高峰命名为“雄鸡报晓”,“鸡”和“吉”谐音,鸡爪又踏于元宝之上,合寓“财旺运吉”之美好谶义。其二为白玛瑙石质,造型酷似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想那“庄生晓梦迷蝴蝶”之时,可曾梦到亿万年前早已有了这枚风削雨蚀的蝴蝶石。我想,哲人在精神的迷醉中追寻到永恒的快感,例如庄子;常人在物质的博弈中体验到瞬间的神圣。这两者在人生义理上是相通的,只是路径相异。所以高峰认为,蝴蝶石暗谶一个“和”(hu)字,实为红尘君子胸前的玉佩。

小石头记~

还有两枚人物造型石也让人爱不释手。其一为乳白色玛瑙石,造型酷似阿拉伯酋长,硕大夸张的布包头,高隆骜傲的穆斯林的大鼻子,使人不由得联想到财富和权力以及男人的尊严。此石暗谶一个“尊”字。另一枚名为“金童祝寿”,此石正面上半部分呈暗紫色,下半部分金黄色,颇有大富大贵之气。细察谛视,可见一头戴瓜皮小帽的顽皮童子,双手合揖,曲膝跪地,为长者祷寿,其态憨鲁逗人,其情惟妙惟肖。高峰深爱此石,认为其暗谶一个“贵”子。

小石头记~

大千世界,石中皆有,有动物,有人物,就一定也有植物。名为“白玫瑰”的白玛瑙小石就是这样一枚灵异奇石,细观其石,两片花萼之上托出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朵,玫攻瑰花层次分明,由内至外,共三层,明暗相间,似迎风晃动。俗语说:“玫瑰花儿美,一枝表真情,”此石正暗谶一个“真”字。

小石头记~

名为“三生缘”的小石最令我神往,此石横平造型酷似一个汉字的"心”字,纵立观之石色截然分为三节,上部分为乳白色,中部为青色,下部分为暗黄色。人们常说“三生有缘”,也说“缘定三生”,即前世、今生、后世,三生合一石,一石定三生,岂不真是“爱你一万年,我心永不变”,故高峰说,此石暗谶一个“爱”字。

小石头记~

神奇灵异的宝物在高峰的小石头中尽有表现。一枚命名为“火龙眼”的紫绿色玛瑙石精美绝伦。该石整体扁圆,浑圆温润,手感极佳。石两侧有一对环状龙眼,颜色明暗相间,环环相套,呈波诡云谲、深不可测之象、高峰遂以”火龙眼”名之,此石暗谶一个“神”字。“降龙宝杵”是另一枚让人感到异域神秘的小石头,其石圆长,下端尖细,通体黄色,布满棕褐色的不规则的图案纹线。把玩此石,让人不觉佛音绕耳,神思缥缈。传说佛祖有四大护法金刚,身佩降魔宝杵,法力无边。此石就酷似佛祖的降魔宝杵,高峰之所以命名它为“降龙宝杵”,盖其产自龙的故乡—中国的大漠戈壁之故,此石也自然暗谶一个“威”字。它和“火龙眼”石互相辉映,互相印证,堪称珠联璧合,是兄弟石。

小石头记~

与高峰赏小石头,妙趣横生,佳境迭出,真乃人生一快事。不仅如此,高峰还将其爱石—穿绳佩挂,或胸前,或腰间,且口出狂言:佩石之风,必将大行于三晋,乃至中国,而始作俑者,我高峰是也。我试想之,国人佩石,何尝不可。中国古有士子佩玉之风,今人佩石,石玉相通。石者,玉之母也;玉者,石之宝也。佩玉可闻叮咚之音,都市林立,喧嚣不绝于耳,浮躁不绝于心,倘能有高峰小石相伴,于人于心,亦为一幸事也。

高峰有慧根,参石悟石,有此境界,实非常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