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1 ·.

陆陆续续读了《石友》发表的陈秀将军“百树石谱”和许多世界朋友相关评论文章,叫我想起苏轼的赤壁怀古中的一句:“乱石崩云,惊涛裂岸”……等。我最喜欢的这“乱石穿空”“惊涛裂岸”的气度和气势,气度宏大,气势磅礴,而且比较合理,因为没有“裂岸”的“惊涛”也就不会有“卷起千堆雪”的后果和气势。在这里我不是要讨论东坡先生的词,是想说《石友》发表“百树石谱”所引发的反映。“百树石谱”的发表和讨论,打破了石界的沉闷,激起了许多浪花。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2 ·.

这些年来,石文化活动,很是热闹,沸沸扬扬,颇不寂寞。但观察石文化的发展,却有人觉得没有大的起色,甚至可以说是缺乏生机。展览、评奖、猎奇,推向市场,为每一块石头配诗作文给予推介,也切实有了许多气象。但叫人感到迷茫的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招数,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把文化再推向一个更有深度的高层次和更为广大的空间呢?石头的文章还有没有更大更好的题目可作?一块石头,评了金奖提升了市场价值,是不是就算有了文化价值,就寿终正寝,盖棺论定,从此安然没事了呢?当前的石文化活动,旋来转去,动而无进的状态,是很叫人迷茫的。满足于居奇,满足于市场价值的收藏和鉴赏。无可厚非,但石文化活动,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不能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很可能使得石文化找不到真正的归宿,丢失了灵魂。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3 ·.

“百树石谱”的出现,对石收藏,石文化,石鉴赏界是一次撞击。石文化,石收藏,还有这种有主题、有系列、有规模的长篇巨著。一石激起千重浪。可以说,这是击向石文化沉闷的石壁的一片惊涛,它打破了石文化活动的沉郁和寂寞,引起了石界的警觉和思考。这一击非同小可,孟庆贤等许多大家纷纷发表感慨,予以承认,支持和引申,就说明了它的存在对石文化活动的触动是不小的,它使我们又看到了一线光明。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4 ·.

石文化本身就是一项多层面、多元化的活动,不能停在一种形式上。石文化的赏心价值,需要文化主题方面的扩展和深层次的追寻与发掘,它的辐射性,引申性,可供咀嚼的无穷回味性和对收藏者文化品位和文化观念的认定性,都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方面。没有深入就显示着活动的浅薄。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5 ·.

陈将军有“百树”面世,又有“百人”相继而来。我真正的钦佩他对石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追寻精神。他绿化祖国的行动没有停止,把他的一片深情寄托在黄河石上,这是他心之所许,心之追寻。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6 ·.

兰州石友是有追求的。是有大的创作的,黄富强先生的“航天系列”,苏立社先生的“罗汉系列”,邹克俭先生的“开天辟地”……等等。显示着兰州石友的大手笔。他们的优势是有想法,有新的观念,同时,他们也有客观条件,画面石是黄河母亲最丰富的收藏,取之不尽,他们在黄河边上,每天游走在母亲身边,可以作种种命题的选择。他们守着母亲河是幸运的。愿他们以更博大的胸怀,把石文化活动搞得更有生气,推向广大的空间。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