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耶律休哥虽然大败而归,但是辽国仍然屡次兴兵南下攻宋。

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的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再次亲率大军南下,他们绕开城池,迅速打到了黄河岸边的澶州,只要过了黄河,就可直取宋朝的首都东京汴梁。此时的宋真宗有什么对策呢?当时宋太宗已经驾崩了,继位的是他的儿子真宗,宋朝的第三代皇帝。从真宗开始,宋朝皇帝对战争有一种本能的畏惧,因为他们都生长在深宫之内,由妇人之手抚养,与阉寺为伍,从小跟太监混在一块儿,不识兵戈。辽圣宗统和年间,萧太后、辽圣宗、韩德让,再加上大将萧挞凛率二十万大军再次南下。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这一次大军如席卷之势,迅速打到了黄河岸边的澶州。如果打过了黄河,那宋都东京汴梁开封府,可就保不住了。真宗皇帝非常着急,赶紧召集文武百官议事,诸速想良策,如何退敌?参知政事王钦若(相当于副宰相)是江南人,建议皇上迁都金陵,以避敌锋。敌人打到黄河岸边了,怎么办?跑啊。跑到哪儿?我的家乡金陵。为什么往哪儿跑呢?有长江天险啊,曹孟德八十多万大军都过不去,辽军肯定打不过去。如果真宗要听了王钦若的话,建炎南渡的事就得提前一百年发生了,那不就成南北朝了吗?一听要迁都,皇上沉吟,皇上的心思还真动了,开封这个地方本不适合建都,无险可守,辽军打到黄河岸边,枯水季节战马都能瞠过来,冬天黄河又结冰,此地确实不宜久留。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这时,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又向皇上谏言,不要去金陵,去成都,当年安史之乱,明皇幸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江南虽说有长江天险,但秦、晋、隋,包括本朝太祖皇帝几次平定江南,不都过了长江吗?还是蜀地保险。陈尧叟之所以建议皇上幸蜀,因为他是四川人。皇上更拿不定主意了,看来两位宰执的意见是一致的——逃跑!区别在于往哪儿跑,都想让皇帝往自己的家乡跑。皇上说,两位爱卿的意见,朕一定慎重考虑,反正跑是大计已定,就是往哪儿跑的问题,朕还得征求一下第三方的意见,因为你们俩都让我往你们家乡跑,朕得找一个不是你们老乡的人,听听他的意见。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听谁的呢?新任宰相寇准,皇上让把寇准叫来,再问问他。皇上想,这寇准是陕西人,八成他会让我迁都长安吧?等寇准一来,皇上跟他说,寇爱卿,现在大敌当前,两位宰执一个让我去金陵,一个让我去成都,您准备让我去哪儿啊?寇准问,这主意谁出的?皇上说是两位宰执,但没点名。寇准说甭管谁出的主意,先把这两人宰了,拿人头祭旗。皇上一听,好大的口气啊,本朝从来不杀士大夫,有宋一代三百二十年,一品官就杀了俩—张邦昌和岳飞。您可倒好,大敌当前,竟然要把宰执给宰了,还拿脑袋祭旗。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寇准说都城是天下根本,根本动摇,人心尽失。树根要动摇了,树还能活吗?您跑了,指望着臣僚、百姓为你保家卫国?这根本不可能。国君都弃江山于不顾,我为谁留守?况且,两条腿跑得过四个蹄吗?就算咱跑,咱可是步兵,跑得过辽国的骑兵吗?你跑到金陵,辽军追到金陵,你跑到成都,辽军能追到成都,所以必须把这两个坏种斩首祭旗,若采用此二策,则人心崩溃,敌骑深入,天下不保。真宗虽然懦弱畏战,但并不糊涂,寇爱卿说得对,不能迁都,祖宗基业寸土不能与人,都城是太祖太宗定下来的,怎么能说扔就扔了呢?太祖太宗陵寝神主都在此地扔了对不起祖宗,不肖子孙,走到哪儿都得挨骂。现在最紧要的事是什么呢?急需派一位重臣镇守河北大名府。如果河北大名府一失陷,社稷不保。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皇上问寇准,抵挡敌人没问题,朕亲征都没问题,现在敌军深入,沿途很多地方并没有占领,特别是河北大名府。此地必须守住,能切断敌人的后路,爱卿你看,派谁去镇守大名府?寇准说让王钦若去啊,他不是主张迁都金陵吗?先让他去大名府镇守。皇上召见王钦若,王爱卿啊,寇爱卿推荐你镇守大名府,你是去呢?还是不去呢?王钦若一听,皇上没让他下跪就跪下来了,腿软了,臣是文人啊,我怎么会镇守大名府呢?没等皇上说话,寇准先说现在不是臣子辞难之日,参政当体此意。王钦若没话可说了,寇准把他推到一线,王钦若只好出任,以参知政事判大名府事,骂着娘上任去了。但是不管怎么一级的高官,到达前线,证明朝廷对这场战事的重视,前线宋就安定下来了。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寇准心里清楚,辽军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们只是孤军深入,宋朝的主要城市和军队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所以只要宋军全力抵抗,辽军是不可能渡过黄河的。那么寇准会用什么办法,来激励宋军奋起抗敌呢?这时,辽军攻打甚急,边报雪片似的飞到东京汴梁。到寇准那儿都被扣了下来,攒齐了一块儿给真宗送去,厚厚一摞。真宗皇帝打开一看,我的天哪,怎么全是告急的?没一个报捷的。你要今天给他送一件,他一看一个小城告急嘛,没事,别担心。明天又送一件,昨天那个他忘了,还不着急。寇准一块儿堆送,报忧不报喜。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杨延昭在遂城打胜仗,我不告诉你,战后再议功。给皇上的全是告急文书,江山社稷危若累卵,祖宗开创的基业就要毁在您手里了,您说怎么办?真宗说,你说怎么办吧?寇准说,这还犹豫什么,御驾亲征,激励六师,敌人不是打到黄河边上了吗?咱抬腿过了河不就能跟敌人决战吗?您必须御驾亲征。真宗一想,事已至此,这保的是我赵家的江山,我要不做出个榜样来,部下就不卖命,罢了,一咬牙、一踩脚、一横心,豁出去了,御驾亲征!寇准说隆下勿忧,您内穿铠甲,外罩锦袍,金甲武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您,不会有生命危险,臣等拼了性命,也会保您万全。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真宗皇帝此时也只能听寇准的,就率大军出发了大军出发后没走多远,从东京传来消息,留守东京的雍王病逝。真宗命参知政事王旦负责镇守东京,他的后代王伦在两宋之交出使金国非常有名。王且悄悄地问真宗,陛下这一走,多少天能回来?真宗皇帝沉吟不语,王旦就追问了句,十日不胜将如何?如果您十天都没打胜仗,那怎么办?真宗沉默半晌蹦出了仨字“立太子”。如果十天之内打不了胜仗,还回不来,就立太子,让太子监国。真宗皇帝感到此去凶多吉少,做好了国君死社稷的准备。大军走了数天之后,澶州在望了,这个时候军心浮动。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又有人建议,咱们这是去送死啊,我们送死没关系,天子万金之体,怎么能去送死呢?不如暂去金陵,以避敌锋。敌人孤军深入,走得越远,后勤补给越跟不上,我军越容易斩断他。《孙子兵法》上讲“避其锋芒,击其归惰”,何必跟敌人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呢?真宗皇帝这个时候又有点动心,这不是朕的主意,但军中有这样的意见,就问寇准,爱卿你看如何?

面对辽军的追击,宋真宗打算逃跑,最后在寇准劝谏下只好带兵亲征

寇准说,这个时候了,“唯可进尺,不可退寸”,只可往前进,绝不能往后退。“若回辇数步,则万众瓦解,敌乘其后,金陵亦不可得而至矣!”(《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您只要一回身,万众瓦解,都别说您是真逃跑,就是给您抬错地儿了,驾转了个儿了,当兵的都会以为您要逃跑,万众瓦解,可就没人保护您了,谁跟您去金陵啊?敌军要是趁势掩杀过来,到不了金陵,咱们君臣就全交待在这儿了。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也赶紧跟皇帝讲,禁军将士都是北方人,不愿意随陛下去金陵,您要非让他们去金陵,准出大乱子。皇上一听这个,打消了去金陵的念头,接着往前走吧,就到了澶州。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到这啦,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