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國際起訴前高管 網貸黑名單事件再起風波

大公國際起訴前高管 網貸黑名單事件再起風波

5月17日,一樁牽涉大公國際評級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大公國際")和其前員工的知識產權訴訟案在北京朝陽區開庭。

一天前,一家名為"絲路互金網"的"互金信用信息服務"在北京上線,運營方正是大公國際旗下全資子公司大公信用數據有限公司(簡稱"大公數據")。這是大公國際自2015年1月推出網貸評級報告,將200多家業內平臺拉入黑名單或預警名單後,在互金領域又一次公開動作。

此次著作權糾紛一案的原告是大公國際,被告為大公數據原總裁徐志鵬。徐志鵬在任職期間擔任網貸行業信用風險研究報告項目負責人,領導團隊進行該項目研發工作。

徐志鵬於2015年11月離職後,原告大公國際在2017年3月14日的"民事起訴狀"中稱,"後公司發現,被告在未經公司同意的情況下,擅自以個人名義將公司研發且未對外發布的網貸行業信用風險研究報告發布到互聯網上。"在經過3個小時庭審後,目前該案件處於休庭舉證階段。

被告徐志鵬在庭上的陳述,再次牽引出兩年前大公國際網貸評級事件。

原告陳述牽出新隱情?

"大公國際在2015年發佈的網貸評級報告,將200多家業內平臺拉入黑名單或預警名單,為了給自己上線'絲路互金網'鋪路。"徐志鵬在庭審舉證、質證中說。筆者在之後就此事向大公公司求證,截至發稿時尚未獲回應。

2015年1月,大公國際召開新聞發佈會,依據《大公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和償債能力評級辦法》、《大公互聯網金融黑名單管理辦法》,公佈其評定的266個網貸平臺黑名單和676個預警名單,其先後發佈的報告先後將陸金所、積木盒子、網信理財等知名平臺列入黑名單或預警名單。

其時,大公數據旗下"一帶一路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絲路互金網籌備工作已於2014年8月啟動。庭審當日的徐志鵬表示,時任大公數據總裁的他參與了框架設計,"絲路互金網"於2017年5月16日上線後,觀察後的徐志鵬稱"沿襲了我任職時的設計思路"。

徐志鵬此外表示,其任大公數據總裁時,大公在2015年1月將陸金所、積木盒子等"拉黑"的同時,其在4月與某網貸平臺展開了合作,這一平臺並不在此前和之後的、覆蓋了大多數主流平臺的黑名單或預警名單之列。

絲路互金網是什麼?

在絲路互金網的宣介中,其定位是"一帶一路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服務功能包括“信用信息服務”和“信用信息應用”。

5月16日,絲路互金網正式上線運營。大公國際董事長關建中在當日發佈會上表示,絲路互金網所起到的作用應該是"金融警察"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絲路互金網的四大類產品。包括一帶一路信息產品、全程信用管理、信用評級和借貸產品。 "網絡借貸"產品提供融資和投資服務,投資服務下有"機構投資專區"和"個人投資專區"兩項,目前個人投資專區尚未上線標的。

機構投資專區中,5月13日上線募集的5個標的目前均已募集結束。5個項目的募集金額從1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

絲路互金網的"網絡借貸"業務是否應歸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監管?作為大公數據原總裁的徐志鵬認為其涉及債務人、債權人雙方資金交易,具備P2P平臺特徵,應該歸屬為P2P網貸。大公公司員工則在對外的回應中表示其"不是嚴格的P2P,主旨在於把線下的評級放到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