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Summer姐姐/ 文

上周的《奇葩说》辩题一出来,就狠狠地戳了我一下。

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要说!

在外拼搏的日子,世界很大很美好是真的,很丧很残酷也是真的,多少次我们拼尽全力,最后却是别人“躺赢”。

心塞地回到家,还没缓过劲来,娃又在旁边哇哇大哭,真的是一地鸡毛,欲哭无泪。

想起《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一句话:“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光是维持平凡,就已经耗尽力气。

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心态全崩的时候,不是不想找人倾诉:“爸爸妈妈,我实在太难受了,你可以抱抱我吗?”

仿佛童年时候受了委屈,不管不顾,只想埋在妈妈的怀里痛哭一场。

可是,就像小时候,妈妈把鱼肚子肉让给我们说“你吃吧,妈妈不爱吃”一样,成年人的崩溃都发生在深夜凌晨。

大哭一场或者默默掉泪之后,我们总习惯于把丧藏起来,把high留给父母。

对着父母哭泣?那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

于是,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我很好!”“我很开心”“我没事”成为了口头禅,我们终于过上了“活在朋友圈里”的日子:父慈子孝,岁月静好;清裘白马,意气风发。

很多时候,“撒谎”成了我们和父母交流时的常态。只是,这样真的可以让父母放心吗?

我们自以为是的“掩饰”,真的能够骗得了那么了解我们的父母吗?

“相见不如怀念”真的成为了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了吗?

恐怕不是。

每年父母都会来北京和我小住一两个月。

这次父母来京之前,我的老毛病咽炎犯了,做过一系列的检查,指标都显示正常,就是会时不时咳嗽两声,这场病来的快去的慢,旷日持久。

以前在两地的时候,因为我从来没有仔细说过我的病情,所以一旦打电话我开始咳嗽,我妈就会无比担忧地开启“唠叨模式”:怎么又咳嗽了?我给你寄的蜂蜜你记得每天冲着喝!北京不是降温了么,我让你多穿点你不听,着凉了吧?唉,你说你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啊,这一直治不好怎么办?辣的你还是别吃了,不过这做饭不放辣的吧,这菜都不知道咋炒了……

这是爱,也是负担。

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所以,平时自己在家的时候,想咳就咳,咳的时候涕泗横流,不咳的时候又是好汉一条。

但是父母来了之后,我就会开始担心他们会担心我,所以一旦嗓子痒痒,我就会刻意地忍住。

但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这个世界上,唯有爱和咳嗽是无法掩饰的。

“忍”的结果,就是一旦憋不住的时候,我就会“井喷式”地大咳特咳一通,听上去更可怕,毫无疑问地,我妈更担心了。

尤其是偶尔我半夜咳醒的时候,我妈就会一宿不能入眠,看着我欲言又止,忧心忡忡。

而我也因为身体不适还得强忍着而变得极其易怒,因为想要病赶快好而变得极度焦虑,家里气氛总是有着莫名其妙的欲言又止和客气疏离。

但是,这样做真的对吗?我其实一直都很困惑。直到看到《奇葩说》里,席瑞的一番话。

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我开始审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一味地“报喜不报忧”,真的好吗?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先迈开这一步。

我跟我爸妈好好地“抱怨”了一通,跟她说我咳嗽起来特别难受,老是无法痊愈好心烦,外出和别人谈事也总因为咳嗽而变得好尴尬,甚至还聊了聊我人生中的困惑和茫然,最后一个没忍住,就开始嘤嘤嘤……

结果就是,我妈揪着我去了医院,挂了专家号,一通检查做下来,还是啥毛病没有……

回到家里,我肆无忌惮地开始咳嗽,我妈也忙着给我倒水冲药,我躺在床上喝着我爸端给我的银耳雪梨汤,家中的气氛异常地轻松。

再后来,我的咳嗽竟然奇迹般地好了(当然,我也有好好地吃药治疗)。

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理论,一段亲密关系,最好的方式是相互暴露,而相互暴露的前提,是自我暴露。

向父母暴露情绪和脆弱、暴露心中的爱与恐惧,然后诚实地沟通

才有可能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近。

接受他们的安慰,听听他们那些或许不那么奏效,甚至有些落伍的解决办法,哪怕是因此而小小地吵了一架,你也会神奇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和父母,互相治愈了。

不要苛责父母,更不要苛责自己。累的时候,你可以向他们诉苦,也可以向他们撒娇。

哪怕头几次你们彼此都不太习惯,但是时间长了,这份信任建立起来了,会让父母觉得:“哈,我的孩子,他信任我,我永远不会失去他的爱。”

亲子关系也会更进一步。

相信我,“别担心”是一种懂事,而“被需要”则是一种幸福。

最神奇的事情是,当这种安全感建立起来之后,你会发现,你以前头疼父母的“不独立”“没有自己的生活”,也在慢慢地发生改变。

每次父母来京的这段日子,我都会推掉所有应酬(当然事实也是没啥人约),工作日每天下班回家吃饭,休息日带着他们外出游玩。

每到周中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如果没有想到好的游玩去处,我就无比烦躁,心怀愧疚,觉得他们在北京只有我,如果不能让他们每周末活动不重样,开开心心地玩,就是我最大的失职。

结果最近有一天,我爸跟我说,他天津有个同学,邀请我他和我妈(对,没有我)周末去玩,还要住一晚上。

我问我妈:你也去吗?就在我信心十足地认为我妈肯定说要留下来陪我的时候,我妈说:“当然去呀!”

一刹那,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一点失落,一点担心,但更多的,是突如其来的高兴。

当我发现,父母在我之外,也拥有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那份欣慰,可能不亚于我爸妈知道我考上大学的心情。

我这才知道,对于父母的承受能力、独立能力,我的想法有时候太一厢情愿了。

但是,沟通方法也很重要。

以前他们问我“杨超越是谁?为什么要转发她?”“你为什么没交停车费就把车开走了?”“你为什么今天发了那么消极的朋友圈?”“我为什么看不到你李叔叔的朋友圈”时,我总会不耐烦地说:“跟你说了也不明白!”“我正忙着呢,过程你不用问了,问题解决不就行了吗?”(是的,这些话我们不但会跟孩子这样说,也会跟我们的父母这样说。)

后来,我试着用平静的情绪面对这件事,给他们讲讲娱乐圈的故事,微信支付的好处,以及隔壁家的张阿姨穿着睡衣出门买早点实在是太不讲究了,妈妈你可不要变成那样的“老阿姨”呀……

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后来,他们学会了微信支付,我爸还因此自己去星爸爸买了一杯新上市的啤酒拿铁,有一天,我发现他正在刷抖音;而我妈,爱上了下午茶的甜点马卡龙,却又为这样糖分太高而时刻纠结……

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 最近迷上了下午茶的我爸我妈

我很喜欢的一个专栏作家曾经说过:千万不要以为你的父母已经停止升级。

当你开始张开怀抱,欢迎他们来到你的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比你想象的,要坚强、可爱、时髦许多。你的世界里无论好的、坏的,他们都会接受、包容。

如果你现在问我:你会跟爸妈报喜,还是报忧?

我会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两个都要。

以上。


- 作 者 -

成年人在外打拼,丧的时候,要不要跟爸妈说?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