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守寡式育兒”了!這四個方法引導老公重新進入親子關係中

最近看了《考不好 沒關係?》這個節目之後,對於網上一直說的“守寡式育兒、爸爸不作為”這件事,我有了一些新的感觸。

確實,有一部分爸爸會認為:讓老婆懷孕後,他就完成了任務!生孩子養孩子都是女人應該做的,他那麼忙,工作、應酬、狐朋狗友、賺錢養家,都變成了他們晚回家、不回家的藉口。想起家裡孩子的雞飛狗跳,就莫名的想要逃避。

我承認,確實有這樣一部分不太負責任的爸爸,總是想著逃避,不願承擔爸爸的責任。但我相信,這樣的男人比例不大。

更多的爸爸,會欣喜於孩子的出生,願意陪著老婆一起養育孩子,願意陪著孩子一起玩耍。

是什麼原因讓當初躍躍欲試想要參與的爸爸們,離孩子越來越遠?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的家庭是媽媽在一手撐著“育兒”大旗,苦哈哈的在“守寡式育兒”?

我能想到的原因,除了一些無奈的因素(如工作實在太忙,不但加班還出差;因為經濟壓力,在外地工作,想賺得多些)之外,人為原因大概有下面四種:

(一)老人太心疼兒子了!

兒媳婦生完孩子後,孩子半夜要餵奶,要換紙尿褲,還可能會哭,因此會耽誤兒子睡覺。很多婆婆就會提出讓兒子單獨去睡,免得影響第二天上班。

好的婆婆會提出她陪著兒媳婦,讓兒子單獨去睡;

也有的婆婆會對兒子說:“你還要上班,自己睡吧,反正和她們兩個睡,你也幫不上什麼忙。她們白天在家也能補覺。”

於是,在婆婆的勸說下,一部分老公就搬出去了。這一搬,離老婆孩子就有距離了。而這段距離的產生,既不利於夫妻關係,也不利於親子關係。

(當然,也有老公直接對他媽媽說:“不行,晚上她一個人弄孩子太累,我要陪著她們。沒事,您別擔心,不會影響我睡覺的。再說,我當了爸爸照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能全讓她一個人幹。”)

(二)老人太能幹了!

一聽兒媳婦叫兒子做點什麼,老人趕緊過來說:“我來做就行了,讓他歇一會吧,上了一天班,挺累的。”

這句話不知道有多少兒媳婦聽過,是不是心裡很堵?

不願挑事兒的兒媳婦,就會越來越少的叫老公幹活了;而氣不過的兒媳婦可能會直接說:“我看了一天的孩子也挺累的。”可無論怎麼反應,心裡都不會太舒服。

有的老公,見媽媽替自己分擔,而結婚之前也習慣媽媽分擔,可能就理所當然的退居二線了;退居二線就意味著和孩子的接觸時間短了,親子關係也會受到影響。

(當然,也有的老公,會直接對媽媽說:“沒事,我不累。再說上班的累和這個不一樣,看看孩子,也是一種放鬆。”)

也會出現丈母孃太能幹,不捨得讓女婿幹活的情況。其實,如果是自己媽媽,那相對來說是挺好溝通和改善的。難辦的是婆婆不捨得讓兒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

別再“守寡式育兒”了!這四個方法引導老公重新進入親子關係中

網絡圖

(三)對孩爸的諸多嫌棄和不信任

相信這一部分原因造成的爸爸撤離育兒戰場的現象,應該為數不少。

我們可以試著回憶一下,有沒有以下這些情況出現在自己的家裡?

(1)孩爸興致勃勃抱起幾個月大的小寶寶時,你或者老人們大呼小叫:“別抱了,小心別閃了孩子的腰!快給我。“

(2)孩爸第一次衝奶粉,你或者老人們在旁邊叨叨:”別先倒奶粉呀!不是用開水衝!先調好溫水,再用勺子舀奶粉倒進去!倒三勺!孩子都多大了,你怎麼當爸的,連奶粉都不會衝!……“

(3)孩爸在給孩子換紙尿褲的時候,你或者老人在旁邊說:”屁股都沒擦乾淨,這樣不行!擦完還得洗洗呢,哎呀,你走吧,我自己來幹吧!真費勁。“

(4)孩爸要帶著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你或者老人不放心:”你能一個人帶他出去玩?你那麼愛看手機,把孩子弄丟了怎麼辦?吃的東西不乾淨怎麼辦?你能想著給孩子喝水嗎?……算了,孩子還是在家和我玩吧,你自己去吧。“

(5)孩爸想挨著孩子一起睡,你說:”你一睡著就打呼嚕,睡得那麼沉,孩子踢被子都不知道,還是我挨著孩子睡吧!“

……

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我們站在孩爸的角度想一想:

一件事被攔住了,兩件事被否決了,三件事被嫌棄了,……久而久之,一些孩爸就會認為自己確實做不好,這些事也許就應該是媽媽做的。我一個大男人,還是別摻乎了,免得還得被嘮叨!

不幹就沒有錯。

於是,慢慢的孩爸就不嘗試了,慢慢的孩爸就把照顧孩子的責任都放在了孩媽或者老人身上,自己專心忙事業去了。

但是,往往在剛發生這些時候,媽媽們不自知,沒有什麼感覺。等到意識到自己在做著全部的育兒事情,而爸爸下班回家就手機電視的自由切換,孩媽就不淡定了。

為什麼全都是我在做?你怎麼就不知道體貼我?你怎麼可以下班後這麼事不關己的做自己的事情?

孩媽怨氣一重,孩爸更不願意回家了。乾脆下班後約上三五好友,聊聊天,談談工作,等到老婆孩子睡了再回家,多清淨。

不是說所有的”守寡式育兒“都是老人和孩媽的原因,確實會有一部分本身就不想參與育兒的孩爸們。但是,我相信,上面三個原因造成的“守寡式育兒”會有相當數量的存在。

那麼,如果老公已經遊離在育兒之外了,而我們認為孩爸應該參與進來,因為爸爸陪著孩子玩的益處太多了!既可以減輕我們的負擔,也可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還能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我們意識到,確實應該讓孩爸多陪陪孩子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有這樣幾個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別再“守寡式育兒”了!這四個方法引導老公重新進入親子關係中

網絡圖

(一)從小事開始,嘗試讓孩爸參與進來

既然我們不放心孩爸做一些複雜的事情,那麼就從小事開始嘗試。

裝作我們很忙的樣子,或實際上我們真的在忙,友好的對老公說出你的請求。比如:讓他陪著孩子一起刷牙、讓他帶著孩子到樓下轉一圈散散步、讓他給孩子講個繪本……

從小事做起,老公們沒有壓力,耗時又不多,容易接受任務並完成。

孩爸一旦完成了,我們一定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如果不好意思當老公面去誇獎他,那麼可以在老公在場的情況下,和孩子這樣說:

“哇,有爸爸陪著一起刷牙,是不是感覺聽特別的?下次還想不想和爸爸一起刷牙?“

“寶貝,你和爸爸出去都做了什麼事情呀?你開心嗎?和爸爸一起挺好玩的吧?”

“喲!爸爸講繪本講的還真不錯!媽媽也是頭一次聽爸爸講故事,感覺挺好的。”

老公們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有成就感的。成就感一上來,下一次他就會更樂意去做的。

(二)多和孩子說說爸爸的厲害之處

當你處處看老公不順眼時,確實難以做到這一點。但如果你不是煩老公煩到了極致,如果還能和孩子心平氣和的談起爸爸,我建議這一點一定要做!

因為這能極大的提升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拉近爸爸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同時,孩子看到媽媽誇獎爸爸,也會感到心裡很踏實。

我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會願意聽到媽媽說爸爸不好、爸爸說媽媽糟糕。

和孩子聊天時,多說爸爸年輕時做過的一些很不錯的事情,或者爸爸有什麼優點,在哪些方面比較厲害,現在做著什麼工作,完成什麼項目……都可以說說,稍微誇大點也沒有關係。

我的兩個孩子就特別喜歡聽我給他們講爸爸的事情。

講的內容孩子特別感興趣,或者覺得爸爸真的好厲害時,你要相信,孩子一定會找時間問爸爸的!一旦孩子和爸爸聊起你說過的優秀事蹟,孩爸心裡一定會感到溫暖,甚至有些驕傲。

爸爸是很多孩子的榜樣,孩子一旦看到爸爸的偉岸,就會主動靠近爸爸,崇拜爸爸。

我們還記不記得剛剛戀愛時,對老公的那種崇拜?單純就靠著這個崇拜的眼神,就能讓老公為我們做很多事,對嗎?孩子崇拜爸爸,也是如此。爸爸會感受到孩子的這種崇拜,然後會為了維持孩子對他的崇拜,而做的更好!

那麼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你就可以輕鬆的看著他們嬉笑打鬧啦!

別再“守寡式育兒”了!這四個方法引導老公重新進入親子關係中

網絡圖

(三)老人代勞過多時,可以適當小家出行

如果老人實在代勞的過分,又不聽勸,我建議可以適當安排小家出行,也就是夫妻兩人帶著孩子出去。

我說的小家出行,不是每次出去旅遊都把老人剩在家裡,這樣老人也會感到失落,尤其是事事都願意代勞的老人,更注重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我說的小家出行,可以是旅遊,但也可以是:去公園玩半天、一起參加孩子的幼兒園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春遊、秋遊、培訓機構組織的晚會、關係好的朋友們帶著孩子的聚餐或轟趴……等等。

只要肯用心,你會發現很多機會可以小家出行的。

當老人不在身邊時,就可以相對自由的吩咐老公做一些事情了。兩個人分工,輪流承擔陪伴孩子的任務,老公參與的自然就多了,和孩子也會越來越親,越親就越願意多點時間陪伴孩子。——這也是個良性循環。

別再“守寡式育兒”了!這四個方法引導老公重新進入親子關係中

網絡圖

(四)孩爸做錯的時候,一定注意溝通方式

文章前面提過了,一次次的批評和指責,會讓孩爸退避三舍,不再想參與。

那麼,好不容易又參與進來了,一定還有做的讓我們不滿意的地方,這時,我們要注意當下的處理方式。

如果是傷害孩子人身安全的錯誤或者疏忽,應該馬上指出來,因為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

除了這一點,其他的不是很嚴重的錯誤,都別在當下、尤其是當著孩子的面,就去批評和指責孩爸。這非常傷害孩爸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而且也容易再次把孩爸推遠。

當下我們放輕鬆寫,允許並接納老公犯的錯。

在正面管教中有這樣一個理念:”錯誤是最好的成長機會。“

我們要給孩爸進步的時間,不要太心急。畢竟之前很少參與,一時找不到方法是正常的。

等到事後,孩子不在面前了,可以坐下來和老公好好聊一聊,讓他說說他的想法,然後你說說你的建議,兩個人本著“為了孩子更好”這一致的目標,尊重的聊天,不但可以統一你們教育孩子的理念,而且還能增進你們的夫妻感情。多好!

希望,越來越多的孩爸們可以平衡自己的時間,更多的陪伴孩子成長!

畢竟,陪伴孩子這件事是有“有效期”的!

別在孩子小的時候哭著喊著讓我們陪的時候,不去陪伴和珍惜;

等到我們想陪了,人家都長大了,人家不需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