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不親or相愛不相親 如何有效陪伴 改善親密關係?

我們毫無保留,掏心掏肺的愛著自己的孩子,拼命的賺錢養家,為何我們總是相愛而不相親,親子關係為何不親密?究竟該如何有效陪伴,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親密的相親相愛?

秋天的早晨,吹著涼爽的風,當我走到地鐵站裡時,聽到一位大姐在和好朋友一籌莫展的傾訴:“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希望以後能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才每天起早貪黑的去工作,孩子現在還小,她懂什麼?!由婆婆帶就行了,等以後我們物質條件好了,一家三口好好的幸福生活,不過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婆婆給孩子教壞,回家孩子都不怎麼理我......”聽著這段話,作為媽媽的我感到無盡的擔憂,也許孩子或者婆婆聽到,就不止是擔憂或者失落,而是傷心與難過。親子關係一定是需要自己親力親為,一點點的搭建,一次次的關注與及時回應而建立起來,也並非一兩句閒言碎語就可以徹底擊破。親子關係不親or相愛不相親 如何有效陪伴 改善親密關係?

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句話:“中國大部分孩子,雖然父母陪伴在身邊,卻沒有傳遞內在的正能量,看似每天在一起,卻都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曾敞開心扉的傾訴、自然親近的擁抱,未曾有效的陪伴,最多隻能說是陪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父母忙於生計,沒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第二、雖然在陪伴孩子,卻忙著工作或者玩手機;第三、家人覺得把孩子託付給老人、保姆或者幼兒園、學校,自己提供經濟就好了。

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都是最真切最無私的,但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忙於工作,忙於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卻忽略了跟孩子之間的感情交流。那麼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當孩子迷惑的時候,需要我蹲下來,看著她的眼睛和她真誠的說話,讓她感受到我們的尊重和理解;需要的是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能夠關注著她,並在第一時間與她並肩解決困難的安全感;需要的是在她有任何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依然愛她並理解她的煩躁或者傷心,幫她處理好情緒繼續前行的愛;需要的是在下雨天,與一灘地面的積水歡樂玩耍時,我們可以與她一起穿上雨衣,踩踩積水,看水花四濺的興奮;需要的是當她思緒飛揚時,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時,我們能夠懂她五彩繽紛的世界並積極的鼓勵她的創造能力;在她想爬高上低,看看未曾看到過的東西時,我們及時的給予關注和溫柔易懂的安全提示......看到這些,是否覺得孩子需要的如此簡單呢?而我們經常說愛孩子,我們做了些什麼讓孩子能夠感受到,我們愛她呢?這些也許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對於純真的孩子來說,都是天大的快樂與幸福。

親子關係不親or相愛不相親 如何有效陪伴 改善親密關係?

能夠感受愛與幸福的孩子會是懂得愛人的孩子,擁有愛的能力與感恩的能力的孩子,不正是我們想要培養孩子的能力嗎?擁有這些能力還愁孩子與我們不相親相愛嗎?還怕孩子不懂得感恩?有效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不是物質滿足,更不是說教和監督。每天在忙也可以抽出1個小時,與孩子感同身受的體會和探索,做好自己,孩子一定不會差;在與孩子共處的時候,融入孩子的世界,與孩子平等的站在一起,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接納孩子的所有,建立起與他溝通的橋樑,與他一起分享孩子的快樂 、悲傷、苦惱和困惑;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和支持,在孩子不需要時當一個好的聽眾,瞭解他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意願,信賴他的能力。

親子關係不親or相愛不相親 如何有效陪伴 改善親密關係?

陪伴是尊重,陪伴是平等,陪伴是感同身受;陪伴是鼓勵,陪伴是支持,陪伴是共同成長。社交意識的初期階段,聚會,是必不可少的陪伴方式。有效陪伴,是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一種給人依靠的信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