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话说上海 | 北京路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这幅不算太老的老照片曾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议。魔幻的构图、略带蒸汽朋克风格的基调,将二十多年前的魔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上海,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夺框而出。

说了半天,这是哪里?

北京东路外滩!

全国命名为“北京”的马路可能不下数十条,

但说历史最久远,应该非这条莫属。

开埠后的第一批道路

北京路原有的路基是上海开埠初通达黄浦江4条土路之一。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开始修筑从外滩到界路(Barrier Road今河南中路)一段,并命名为领事馆路(Consulate Road)。说起这个名字,还要追溯到1843年上海开埠之初。当时英国领事并没有现成的馆舍,而是在上海县城内租借民房办公。

注:关于英国驻沪领事馆最早的办公地点,学界有一些不同意见,此处暂且不议。

1843年开埠后,西侨陆续抵沪,一些洋行开始在黄浦滩,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外滩(Bund)圈地建房。领馆设在县城内,接洽事务多有不便,另辟新址是当务之急。1845年11月29日,《土地章程》颁布,其中第三条就已经提及了领馆用地“兹决定在洋商租赁地基内,保留自东而西通江边四大路,充作公用:一在海关之北;一在老绳道旁;一在四段地之南;一在领事署地基之南。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851的上海县城及租界地区手绘图。图中清晰地标出了许多地名,并将一些基本的道路情况也绘制出来。通往黄浦江边最北侧的那条就是现今北京路的雏形

地图来源:《上海年鉴1852》(Shanghai Almanac 1852);北华捷报报馆(North China Herald)编纂。注:该图为上西下东左南右北布局

而这里讲的“四大路之一的领事署地之南”便是现今北京路的前身。时任驻沪领事巴福尔(George Balfour)及继任者阿礼国(Rutherford Alcock)为领馆用地,不断与上海道台交涉,并争取英国政府的支持。1849年7月21日,外滩新址启用,英国驻沪领事馆于当日正式迁入。1852年,外滩领馆进行一次翻新改建。1870年12月24日,外滩领馆发生大火,馆存档案、资料和书籍等一并焚毁。1872年6月起,领事馆于原址开始重建,翌年完成。1949年之后,中山东一路33号建筑群为上海市政府部门使用,现今修缮后成为外滩源的一部分,内有餐饮酒店等。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855年,租界当局绘制的地图。图中可见领事馆区域的建筑分布。而图中还有一些重要的信息:现今的北京东路标注为“Consulate Road”,而其他路名也还使用旧称;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标出地块的号码,推测应该是按照地契签署时间顺序排定。怡和洋行地块为“1”,领馆地块为“76”。该图同样也是上西下东左南右北布局

注:上海英租界最早划定的区域并不包括领馆用地。当时英国法律规定,驻外领事只能租地办公,不能购地建屋。但是,为得到自有地块,巴富尔不惜违背当时英国法律的规定,成功购入现今苏州河口以南名为“李家厂”(也有称李家场或李家庄)的地块,总计126亩土地。伦敦方面获悉后,解除了巴富尔上海领事一职,转由阿礼国接任。阿礼国就任以后,继续疏通英国外交部,最终获得伦敦的批准,在巴富尔购入的土地上兴建领事馆。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世纪末拍摄的北京路外滩西望。画面左侧为怡和洋行,画面右侧为禅臣洋行。下文中会详细介绍这两栋建筑

此后,咸丰四年(1854年)北京路延筑至浙江中路,同治四年(1865年)命名为北京路。当时因为紧邻俗称为“大马路”的南京路,所以很多市民也称北京路为“后大马路”或“后马路”。光绪二年(1876年)北京路延伸到西藏中路,共1683米。1943年收回租界时仍沿用北京路,1945年之后定名北京东路。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862年5月5日,英国代理领事麦华佗(Walter Henry Medhurst)发表《上海街道命名备忘录》,1865年租界全面实施道路统一命名。其原则基本上是“东西向以中国城市命名”“南北向以中国省份命名”,但也有个别类似圆明园路(红框中)的例外。上图即为第一批命名道路文件记录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民国二年(1913年)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地图中绘制的北京路及周边区域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民国二年(1913年)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地图中绘制的平桥路、爱文义路及周边区域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筑西藏路至派克路(今黄河路)一段,名平桥路。清光绪二十五(1899年)向西延筑至赫德路(今常德路),定名爱文义路(Avenue Road)。民国7年(1918年)平桥路也统称爱文义路。民国11年(1922年)延伸至今万航渡路。民国32年(1943年),汪伪政府收回租界后,以山西地名更名大同路。1945年抗战结束后,对应北京东路改名为北京西路至今。1988年,为配合静安寺周边改造,北京西路延伸至乌鲁木齐北路。

百余年来,北京路一直是上海市中心区域东西向的主干道。

历史建筑种类丰富

一百多年的历史,使得北京路周边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历史街区,老建筑背后有着深厚的底蕴。北京东路最东端的格林邮船公司大楼及怡和洋行大楼是整个外滩建筑群的一部分,也是北京东路沿线最重要的两栋历史保护建筑。

格林邮船公司大楼(Glen Line Building),曾名美国新闻署大楼、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大楼,门牌北京东路2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长期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所属机构、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使用。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这幅由陆杰老师拍摄于1993年前后的经典照片,基本上与篇头的那幅是同一角度。图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招牌清晰可辨,远处位于陆家嘴的东方明珠已近封顶

此块地皮原属于德商禅臣洋行(Siemssen & Co.)。禅臣的总行在德国汉堡,1856年该行在上海外滩,即今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路口圈地设立分行。禅臣业务经营数量最大,利润最好的是军火生意。军火经营由洋行的大班和总买办直接负责。利润高达10%~100%。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870年前后的外滩北京路口向北偏西视角。图中可见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常胜军”纪念碑。后面的三幢建筑物居中为英国规矩会(也就是共济会)拜经堂(Masonic Hall)现在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位置(外滩29号)。它的南边是德国禅臣洋行(Siemssen&Co.)老楼,现在格林邮船公司大楼。靠北的建筑属于英商公平洋行(Probst,& Co.)

一战德国战败,禅臣洋行退出中国,其在外滩的产业被英商怡泰洋行(McGregor Gow & Co.)于1921年收购。怡泰1867年成立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其后迁往伦敦和利物浦。拥有十多艘班轮,经营国际航线。旗下轮船的名称都冠以“Glen”的前缀,所以怡泰洋行又被称为格林邮船公司。格林邮船公司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1920年3月动工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年后竣工使用。大楼7层,高27.5米。造型采取英国新古典派文艺复兴样式。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12年版The Directory & Chronicle for China, Japan, Corea, Indo-China, Straits Settlements, Malay States, Sian, Netherlands India, Borneo, the Philippines, &c 行号录中记载的怡泰洋行信息,当时的地址还是广东路5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楼被日军强占,底层为日本正金银行使用。抗战胜利后,一度为美军电台使用,沿外滩的底层是美国新闻处阅览室。1949年后成为中苏友好阅览室。从1951年3月起成为上海广播电台台址,所以俗称广播大楼。领导机关和采编人员均在此办公。1988年元旦,以台湾同胞为主要受众的浦江之声电台正式开播,影响巨大。1996年10月上海广播电台迁到在虹桥新建的广播电台大楼,此后其他政府机构陆续迁出,现为上海清算所办公地点。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北京东路2号大门。当时悬挂着“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块牌匾(图片来源:解放日报)

而北京东路1号的怡和洋行大楼(Jardine Matheson Building)则是更有来历。说到这栋建筑,简要讲讲怡和洋行的历史。

该洋行由两位苏格兰人William Jardine和James Matheson中译名一般为威廉·查顿和詹姆斯·马地臣

创立于1832年,初名渣甸洋行(JARDINE-MATHESON& CO.LTD.)。早年参与对中国贸易,主要是在广州活动。原始积累与臭名昭著的鸦片贸易密不可分,并推动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从清政府手中掠取香港。

1841年香港开埠之初,渣甸洋行即以565英镑购入香港首幅出售的地皮,并于1842年将总部迁至香港。至于“怡和”这个名号的来历,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借助怡和行在内地的名声,而更名为怡和洋行。怡和行(英语:Ewo Hong)是指1783年由清朝富商伍秉鉴创立的贸易行,是著名的广州十三行之一。

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1844年,上海首次拍卖土地,就由怡和购得,这也就是现今大楼的所在地。1872年以后怡和洋行的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除了贸易外,还涉及航运、矿物、银行等诸多产业。怡和除在1876年在上海兴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亦安装了中国的第一部电梯和引入各种机械及工业设备。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880年前后拍摄的怡和洋行老楼施工照片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20世纪早期拍摄的外滩怡和洋行老楼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49年拍摄的北京东路外滩,码头上停满各式车辆。怡和洋行大楼和格林邮船公司大楼的细节都较为清晰(图片来源:LIFE周刊)

怡和曾经长期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一家洋行,经营进出口贸易、长江和沿海航运、怡和纱厂(杨树浦)、怡和丝厂等众多业务,号称“洋行之王”。1912年以后,怡和总部就设在上海北京路外滩。洋行起初建造的是一幢2层楼房。1920年至1922年11月,上海怡和洋行第四次翻建房屋,建成一座6层的文艺复兴风格怡和洋行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华商裕昌泰洋行承建,这也就是我们现今看到的这栋巨厦。1955年以后,大楼被人民政府接收,并由上海市外贸局使用。1983年,又在其上加盖两层,使大楼的原有风格变异,稍显生硬。现今为罗斯福公馆,其中大部分为高档餐饮。

离外滩不远的北京东路40号,也是一处对上海市民来说记忆深刻的地方。上海友谊商店,曾经是高端、时髦的代表。20世纪80、90年代,如果你手上拎一个“SHANGHAI FRIENDSHIP STORE”的袋子,在马路上的回头路那一定是相当高的。

上海解放后,消费品市场的供应状况起了很大变化。国家贸易部下文,要求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五大城市建立高档消费品商店,以适应外国友人、国际海员以及华侨的需要。1952年10月,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在上海大厦内设供应站,后改名为上海国际友人服务部,专门接待外宾、国际海员和华侨。1958年2月26日,在南京东路慈淑大楼(现悦荟广场位置)二楼正式建立上海友谊商店,1970年1月,上海友谊商店迁至中山东一路33号大院内营业,与市民完全分隔。1984年11月,新建友谊商店营业大楼在北京东路40号落成。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77年的上海友谊商店内景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北京东路40号上海友谊商店外景

“友谊”二字很美好,但不是什么店都可用“友谊”冠名的。在曾经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走进友谊商店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外宾团队是友谊商店的重要顾客。一是当时访华的各国政府代表团;二是旅游团。来店购物是行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按照友谊商店的接团记录,20世纪50年代,苏联客人居多,占90%。20世纪70年代起,从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顾客的来源地日趋广泛。改革开放后,友谊商店对内供应开始松动。1985年10月,一是按系统和条线发放参观券,二是门市出售参观券。4年后,商店对市民开放,直至2004年搬迁。

北京东路段其他历史建筑(部分)

北京东路31—91号——益丰洋行大楼,建于1911年,今为益丰外滩源

北京东路130号——中实银行大楼,建于1929年

北京东路190号

——沙美大楼,建成于1921年

北京东路230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建成于1935—1936年,今为宝龙大酒楼

北京东路232--240号——四明银行大楼,建成于1921年

北京东路239-255号——中国垦业银行大楼,建成于1932年

北京东路270号——中一信托股份公司,建成于1924年

北京东路280号——盐业银行大楼,建成于1931年

北京东路342号——国华银行大楼,建成于1933年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87年拍摄的北京东路西望。图中可见“时美餐厅”的招牌。这栋建筑就是原益丰洋行大楼,现今的益丰外滩源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北京东路四川中路东南角历史建筑(北京东路159号、四川中路504号)今昔对比(图片来源:@食砚无田)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北京东路江西中路西北角四明银行大楼,图右侧可见宝龙大酒店(浙江兴业银行大楼)一角(邱力立 摄)

北京东路沿途除了大量见证中西交汇的历史建筑,也有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金城大戏院(LYRIC Theatre)位于北京东路贵州路口东北角,靠近北泥城桥。此周边区域历史上因工商、文化的兴盛,名店商业网点众多,一度成为上海最热闹的知名街区之一。戏院于1934年2月3日开业,建筑为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早期作品,该事务所由赵深、陈植、童寯3位留美建筑师于1932年在上海组成,是上海近代最多产的华人建筑设计事务所,影响广泛。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金城大戏院开业广告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金城大戏院开幕不久后的影像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金城大戏院使用的“译意风”(Earphone)听筒。类似于现在的同声翻译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基地的左翼电影运动以其辉煌的成就和独特的贡献写下重要篇章。而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左翼电影《渔光曲》《风云儿女》都是在金城大戏院首映。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35年5月24日,《申报》刊登的《风云儿女》放映广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5月24日,由电通影片公司出品的故事片《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首映,影片由著名电影艺术家田汉、夏衍、许幸之为编剧导演,由袁牧之、王人美分饰男女主角。这是一部反映抗日救亡的电影,表达当时国人不甘做亡国奴、坚决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随着该片在全国各地的热映,其中由聂耳谱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其激昂向上的曲调,在当时成为传唱度极高的歌曲。同年8月16日,上海各界爱国进步人士冲破重重阻力,在金城大戏院举行聂耳逝世追悼会,歌咏团体在会上高歌聂耳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再一次响彻金城大戏院的上空,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号角。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20世纪80年代航拍的北京东路、西藏中路、新闸路、芝罘路和北京西路的“六岔口”,此路口及周边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泥城桥”

1899年,公共租界最后一次扩张,也带来了爱文义路(北京西路)的延筑。沿路兴建众多住宅及教会、文化类建筑。其中比较知名的有:

北京西路1094弄,约建于1910年的原伍廷芳住宅;

北京西路1220弄(北京新邨),始建于1930年。其中的望德堂原为天主教会使用,具有较为典型的西班牙特色;

北京西路1341—1383号,建于1932年的联华公寓(原名爱文义公寓);

北京西路1301号,建于1934年的贝祖诒旧宅;

铜仁路333号(北京西路铜仁路口),建于1938年的吴同文住宅(俗称绿房子);

北京西路1400弄,觉园住宅;

此外还有北京西路239弄平和里27号张闻天旧居、北京西路304号陈鹤琴旧居、北京西路1510号纪氏花园住宅等。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位于北京西路新昌路口东南角的闸北救火会旧影,拍摄时间不详。该建筑现仍存,目前为上海市消防总队黄浦支队北京中队使用,门牌号为北京西路295号(图片来源:@随意-sy)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83年拍摄的北京西路西藏中路新闸路口。图中的“沪中浴室”也算是老字号,前身名为“大观园浴室”(出目里利吕井 摄)

位于北京西路707弄(北京西路与石门二路西南角,另一处入口门牌号为奉贤路68弄)的西王小区也是一处非常有特色的住宅群落,是带有明显的安妮女王风格特征的外廊式建筑,始建于1911年,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西王小区原名西王家厍花园弄。清道光年间,此处村民以王姓为主而得名王家厍。近年来小区还建立了上海首家弄堂博物馆。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西王小区奉贤路外景(邱力立摄)

西王小区向西不远处的北京西路泰兴路口东北角,曾经又一处在旧上海非常出名的娱乐场所,丽都花园。此地原为上海地产富商程谨轩的产业,并由其长孙程贻泽(Denis Chen)继承,兴建宅邸。并设有篮球房、弹子房等体育设施、豪华舞厅等。现今石门路南京西路口的德义大楼(Denis Apartments)也曾是其产业。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申报》1936年9月14日刊登的丽都花园开业预告,其中来龙去脉都已提及。门牌号写明的是“麦特赫司脱路306号”,Medhurst Road 这是泰兴路的旧称

此后由于程家投资失败,家道败落,程贻泽在北京西路泰兴路口的豪宅和德义大楼均用于抵债,前者被高鑫宝改为向社会开放的营业舞厅丽都花园舞厅,与百乐门、仙乐斯、大都会齐名。1987年上海市政协迁入此处,新建办公大楼,原有老建筑被拆除。而其东面的石库门住宅群则拆除改建为高档商品住宅,命名为国际丽都城。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拍摄的爱文义路(北京西路)北望。图中下方可见丽都花园主体建筑(图片来源:@随意-sy)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48年航拍的北京西路泰兴路石门二路周边区域(图片来源:天地图上海)

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北京路、虎丘路(旧称上圆明园路、博物院路)、圆明园路周边逐渐形成了旅沪西侨最早的文化汇聚区,包括有亚洲文会北华支会(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创立的上海最早的博物馆、图书馆等,还有大量的教会机构。而延筑后的爱文义路上也有几处重要的文化、宗教和医疗机构。

北京西路1314—1320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旧址。该机构是根据在1926年去世的旅沪英侨、著名建筑师、地产商和慈善家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的遗嘱,成立于1932年,而大多资金也来源于他的捐助。同样在东熙华德路(今东长治路)上的雷士德工学院也是同源于雷士德基金会(该基金会现今仍在运作,资助中国留学生)。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大楼共3层,由德和洋行设计,采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研究院设有生理学部和病理科学部,另有临床部设于仁济医院。1942年被侵华日军所占。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研究院,将其移交给轻工业部工业试验所,1957年改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建成后不久拍摄的外景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主入口,门头上可见Henry Lest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字样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实验教学场景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出版的中医学术著作

北京西路1400弄内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此地块20世纪20年代初时曾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人简照南、简玉阶的私家花园的一部分。1930年后,为英国人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购得。戴德生于1865年创办超宗派跨国家的基督教差会组织“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 ),并在此处并建造总部大楼、医院及传教士疗养院,现沿新闸路处建筑原为“中国内地会”的福音教堂。20世纪50年代,中国内地会离开中国大陆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迁入此处。20世纪90年代初,六院迁出后,上海市儿童医院又成为新主人。其前身为“上海难民儿童医院”,创建于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为免费收治贫病难童而设立。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中国内地会总部新闸路主入口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中国内地会主体建筑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这栋原内地会主体建筑,现今仍旧是上海市儿童医院的重要建筑之一(邱力立 摄)

北京西路1623号,原英国共济会旧址。这栋位于胶州路口东南角的建筑与它的原有主人一样神秘,关于这栋建筑的背景资料稀缺,现今为上海市医学会使用。按照目前历史保护铭牌上的信息,该建筑始建于1931年,20世纪40年代还曾经作为基督教科学教派第一教会所用。按方志资料记载,英国共济会(也称规矩会)在开埠之初就已踏足上海,并在广东路、外滩等处建堂(British Masonic Hall,前文图片中已提及)。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建成后不久拍摄的英国共济会建筑爱文义路(北京西路)立面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爱文义路英国共济会底层和一层平面设计图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沿北京西路立面(北立面)底部外墙上镶砌有一块英文石碑,上面记载由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共济会领袖共同铺设。“FREEMASONRY”即为共济会之意,“al5931”为共济会纪年历。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33年绘制的英文版地图,标注较为详细。英国共济会、中国内地会总部以及新闸救火会都有显示(黑圈中)

闹市中的五金一条街

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商在沪洋行兼营五金商品,同治六年(1862年)起华商开设顺记、生昌、福安等五金号,经营五金、钢铁、五金零件、玻璃及铜锡器皿等五金商品。20世纪初上海迅速成为全国性五金交易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棉纺、轻工发展较快,五金业兴旺,分工趋细。划分为五金业、铁业、钢条旧铁业、五金零件业、铜锡业、玻璃业、旧五金业、旧杂铁业、旧油桶业等。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申报》1919年5月14日一则关于军界订购旧铜废铁案的报道,其中可以得知北京路周边已成为当时全国的五金集散地

据历年《上海商业名录》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路有商号32个行业89户,其中经营五金有铜锡业源裕荣五金店、丁森记五金店2户、铁行源大铁号1户。1918年北京路有各业商号99户,其中五金业28户。1925年区境内有五金业共311户,北京路及其周边路段有37户。其中钢铁业集中北京东路、浙江中路一带,五金零件、玻璃业分布在河南路、浙江中路附近,装潢业集中在宁波路,铜锡器皿业集中福建中路,铜锡业、五金杂铁业集中在北京东路。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37年拍摄的北京东路664号,胡庆余堂(Harrison Forman 摄)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1948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上标注的北京东路胡庆余堂及周边街道图,图中可见许多五金号商铺(出自2008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再版《老上海百业指南》)

20世纪30年代初至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由于闸北、虹口五金业主纷纷逃入租界,北京路五金经营户数大增,初步形成北京路河南中路与西藏中路之间的五金商业街。1938年北京路有各业商号419户,五金业123户,其中专营88户,兼营35户,并以实力雄厚的大型五金店为主,成为五金业最集中之地。从此确立了北京路五金街在全市的主导地位。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申报》1939年4月21日刊发的一则消息,从中可知当时北京路的五金行情已成为风向标

1949年上海解放后至1956年1月,黄浦区私营五金业主全行业公私合营。2月25日成立五金区店,由五金商业、五金零件、玻璃业、铜锡业、和旧五金业共321户、从业人员2197人组成,其中北京路五金商号115户。

1978年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各种计划和指标的限制渐渐取消,经营五金商品的北京路生产资料街进一步发展,行业结构充分调整。至20世纪90年代,以北京东路五金街为轴心又向北京西路延伸,还向两侧的四川中路、河南中路、福建中路、浙江中路、贵州路、厦门路、宁波路、牛庄路等支马路发展和辐射,形成更为繁荣的北京路经营生产资料商圈。1992年北京路(外滩到成都北路)共有商店327户,其中经营生产资料商店251户,占76%。区属商业企业137户。8条支马路共有各类五金店200多户。

1993年—2000年,在产业结构调整、各区县生产资料市场兴起的冲击下,中外客商仍然纷纷抢占北京路及周边地区,形成以北京路为主,南到天津路,北到苏州河的非字块状结构的经营生产资料的大商圈,仍然是上海市经营生产资料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1999年被市商委命名为上海市十大专业特色街之一。同年底北京路共有商业网点289户,营业面积7.15万平方米,销售额28.99亿元,税收额4116万元。

1992年起,为突出北京路生产资料街的专业特色,黄浦区政府加快了地块改造的力度,建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桥头堡科技京城,组建了上海第一五金商店(集团)公司等一批现代企业公司,增加了一批生产资料经营场地。1999年1月经市政府命名的“上海科技京城”正式挂牌。

后 记

近年来,上海传统市场进入了关闭、外迁、转型的高峰期,像九星建材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等等。北京东路“五金机电一条街”也面临转型的“十字路口”,从近年来的一些规划调整来看,北京东路沿线转变已初现端倪。据报道,在北京东路靠近外滩源处,不少金融机构、高端服务业以及生活服务业已经入驻,街区更新的脚步正在加快。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2018年,雪后的北京东路、外滩源(张锁庆 摄)

而根据静安区政府发布的《静安区南京西路后街经济战略规划》,北京西路沿途紧邻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最具标志性的核心地区,按照“海派风貌、多元体验、人性尺度、风潮引领”四大发展理念,将逐步成为国际商圈生态构筑者和海派文化焕新亮点区域。END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文字资料:

《上海通志》《上海名街志》《上海名建筑志》

《上海租界志》《黄浦区志》《静安区志》

《上海地名志》《上海物资流通志》等

Virtual Shanghai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申报》资源:爱如生申报数据库

“申知沪志”小组 诚意奉献

上海有条马路名叫北京

点击右下角 让“方志上海”更好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