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老婆出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新郎的下联非常霸气!

新婚夜,新娘出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新郎的下联非常霸气!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如今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属于“隐退”状态,只有在过年过节,或者有喜事丧事的时候,才会出现当个背景;但是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可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对联的基本规则简单,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不限,也就能够容纳人们的各种情感。根据运用的文字不同,所表达的情感可直白可含蓄,还能做到明褒实贬,因此诞生了很多经典对联。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才女,一个是同样才华横溢的才子。

胡说宋朝时候出了个大才子,名叫苏轼。这个才子可不只是会写文填词,吟诗作对、弹琴书画都相当精通,还会点医术。所谓“人以群分”,优秀的人才,来往的大多也是优秀的人才。苏轼和佛印和尚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在加上黄庭坚,三人足以演出一出好戏来。

他,就是前文提到的才子,我们的主人公之一吗?当然不是。不过他与我们今天的两位主人公关系甚密,一个是他的好友,一个是他的妹妹——说起来,他还是牵线的“月老”呢。

秦少游,秦观——就是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那个秦观,通过拜访苏轼,正式结识了苏轼的妹妹——我们姑且称她为苏小妹。这二位同样都是样貌出众、才华横溢之辈,一来二去就看对了眼。不过,想要娶才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少游也是经过了两次三番地“比试”,将她出的对联一一对出,才让苏小妹点头。

可是谁能想到,熬过了漫长的酒宴,送走了意犹未尽的宾客,疾步走到新房,结果新郎被拦在了门外?一团浆糊的脑子瞬间清醒,他奉上笑脸,问守门的小丫头:“这是何意啊?”

“我们小姐说了,姑爷要对出小姐的上联,才能进去。”小丫头昂首挺胸,神气地说。

他几乎可以想到那红盖头下的美女,现在是什么表情。无奈地摇摇头,他对着门拱手作揖:“娘子,请出题吧。”一身红嫁衣的苏小妹站在门的另一边,掩面笑了一会儿,也不多说话,只说了她的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这个上联出得很妙!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关上门,打开窗,看见了月亮——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场景。但妙就妙在,“推出窗前月”,将这一幅普通的画面描绘得十分生动:一个“推”字,不仅推开了窗,似乎连月亮也是被“推”出来的。

秦少游虽然是个才子,冷不丁要对这么难的对联,一时也想不出来。他在走廊来来回回,时不时四下望一望找找灵感,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可把蹲墙角的苏轼给急坏了。一同生活了那么多年,他当然比较了解,也知道新婚夜不会那么顺利,才悄悄当了围观群众。

扔个石子,冲破天,这下联可以说是非常霸气了!苏小妹听到后,赶紧开门让新郎进房。其实这个下联对得并不算很好,大家能想出更好的对联吗?欢迎留言讨论。(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