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講這個典故之前,我也在思考:為什麼高手在面對困境時,永遠都能高效處理問題?而有的人卻越處理越亂?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面對困境,有的人能很快找到事物的根本並快速解決,而有的人卻找不到事情的突破口,反而病急亂投醫!

會處理事情的聰明人卻總能面對問題找到方法,不會處理事情的低效率工作者,看到什麼是什麼,少了思考,一頭霧水,最終使問題處理得當,結果就是形勢發展和最初的願望相違背,不但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反而增添了許多新的困難!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而火不止。”——《戰國策·魏策》

成語故事會

戰國,顧名思義,戰爭頻繁,國與國之間戰伐不斷!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戰爭逐漸讓周朝分封的許多小國都先後被一些實力龐大的封國給吞併了,最後只剩下楚、齊、趙、韓、魏、燕、秦七個實力相對豐厚的國家,史稱“戰國七雄”,最終奠定了周王朝式微,七國混戰的戰國局面!各國相繼改革,不斷攻伐!隨著時間推移,西夷秦國通過國家改革、秦孝公變法、衛鞅新政等,到了戰國後期實力一躍成為七國最強,它不斷地派兵向鄰國進攻,不斷蠶食周邊國家領土,實行合縱政策,擴大自己的疆土,以武力讓各國臣服。靠近秦國的韓、魏、趙屢屢受挫。

從公元前276年開始,魏國連續三年都遭到了秦國的攻打,且敗多勝少,最後不但損兵折將,而且丟失了很多城池,老百姓也跟著遭殃。安釐王即位後,秦國加緊了進攻,魏國連連戰敗。安釐王元年,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失去了兩個城鎮;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第二年,魏國又失去了三個城鎮,不僅如此,秦國的軍隊當時還直逼魏國的都城,形勢十分危急。韓國派兵來救,但也被秦軍打敗。魏國沒有辦法,只得割讓了土地,才算了結了戰爭;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國又發動進攻,強佔了魏國的兩個城鎮,並殺死了數萬人。

第四年,秦國更把魏、韓、趙三國討伐聯軍,一起打得大敗,殺死兵士十五萬人,並且俘虜了魏國統兵大將芒卵,秦國將士氣勢正盛,大有長驅橫掃魏國國都大梁的意思,形勢對魏國很不利。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眼看魏國軍隊的接連敗北,使安釐王坐臥不安。

此時,魏國軍隊的另一位大將段乾子也十分恐懼,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議,把魏國的南陽割給秦國以換取暫時和平,請求罷兵議和,安釐王本來對秦軍的進攻十分害怕,以為割讓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著段乾子的話做了。

當時有個叫蘇代的謀士,是一貫主張“連橫抗秦”的蘇秦的弟弟,他也極力主張各諸侯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蘇代得知魏國割地求合的事後,就對安釐王說:“想要得到大將印璽的人是段乾子,想要得到魏國土地的是秦國。現在,大王卻讓想得到土地的人掌管印璽,讓想得到印璽的人管理土地。侵略者都是貪得無厭的,你想用領土、權利,去換取和平,是辦不到的,只要你國土還在,就無法滿足侵略的慾望。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這好比抱著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麼能撲滅呢?柴草一天不燒完,火是一天不會熄滅的。”儘管蘇代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膽小的安釐王只顧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聽蘇代的話,還是依大臣們的意見把魏國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

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軍又向魏國大舉進攻,包圍了國都大梁,掘開黃河大堤讓洪水淹沒了大梁城,魏國終於被秦國滅掉了。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後來,人們就用“抱薪救火”來比喻一個人處理問題不得當,結果形勢發展和最初的願望相違背,不但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反而增添了許多新的困難。薪,柴草。


成語出處

“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西漢·司馬遷《史記·魏世家》

“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而火不止。”——《戰國策·魏策》

“ 夫水濁者魚[口撿去手],政苛者民亂,上多欲即下多詐,上煩擾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爭,不治其本而救之於末,無以異於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文子 精誠》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成語釋義

抱著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常用來比喻人惹了禍事,自討苦吃。含貶義。


成語思考

面對著強秦的步步緊逼,膽小懦弱的魏安釐王看不清其虎狼的本質,一味地只知道妥協退讓,割地求和,換取短暫的安寧,這無疑是抱著柴草去救火,結果只會讓強秦的貪婪慾火越燒越旺,最終只落得個國破家亡的慘劇。

這就是別人聰明的原因!而你只會低效率添亂、添亂、添亂……


這殘酷的教訓告訴我們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不但不能消除災禍,反而只會使災禍繼續擴大。

它告誡我們解決問題或消除災禍,只有看清事物本質,認真分析研究,找出正確的方法去處理,才會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和災禍的消除。

當我們遇到了需要幫助的人,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幫助他,而不是抱薪救火。

遇到困難應冷靜思考,用正確的方法解決,抱薪救火,只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