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本草——升麻

升麻RHIZOMA CIMICIFUGAE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 、興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Maxim . 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 的乾燥根莖。秋季採挖,除去泥沙,曬至鬚根干時,燎去或除去鬚根,曬乾。


每日一本草——升麻


相關名

莽牛卡架、龍眼根、窟窿牙根


產地

分佈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甘肅、陝西、河南西部和山西。在蒙古和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佈。


採收加工

9月結果,果實密生短柔毛,長圓形略扁,秋季採挖為佳,除去泥沙,曬至鬚根干時,燎去或除去鬚根,曬乾備用。


每日一本草——升麻


飲片炮製

1.揀去雜質,略泡洗淨,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2.蜜制: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升麻片,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每100kg升麻,用煉蜜25kg。

3.制炭:取升麻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曬乾。

4.炒制:取升麻片,用文火炒至微焦或焦黃。

5.麩制:先將鍋燒熱,加入麥麩與升麻片,炒至微黃色,篩去麥麩,每升麻10kg,用麥麩1.5kg。


性狀鑑別

本品為不規則的長形塊狀,多分枝,呈結節狀,長10~20cm,直徑2~4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堅硬的細鬚根殘留,上面有數個圓形空洞的莖基痕,洞內壁顯網狀溝紋;下面凹凸不平,具鬚根痕。體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有裂隙,纖維性,黃綠色或淡黃白色。氣微,味微苦而澀。

性味歸經

辛、甘,微寒。歸肺、脾、大腸、胃經。

功效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昇陽舉陷。


每日一本草——升麻


主治病症

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用於昇陽,3-6g,宜蜜炙、酒炒;用於清熱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湯含漱或淋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解百毒,闢溫疾、障邪(一作瘴氣邪氣)。”

2.《別錄》:“主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3.《藥性論》:“治小兒風,驚癇,時氣熱疾。能治口齒風腫疼,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除心肺風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

4.《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遊風腫毒,口氣疳。”

5.《湯液本草》:“《主治秘訣》,主肺痿咳唾膿血,能發浮汗。”

6.《滇南本草》:“表小兒痘疹,解瘡毒,咽喉(腫);喘咳音啞,肺熱,止齒痛。”

7.《本草綱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陽陷眩運,胸脅虛痛,久洩下痢後重,遺濁,帶下,崩中,血淋,下血,陰痿足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