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得了水腫病?這樣防控最高效!

“豬水腫病,也叫腸毒血癥、溶血性大腸桿菌毒血癥、胃水腫、腸水腫、胃腸水腫、小豬搖擺症或麻痺性中毒等。以出現水腫及神經症狀

為主要特徵

豬患病後在眼瞼、結膜、齒齦、臉部、頸部和腹部皮下出現水腫,嚴重的頭頂甚至胸下部出現水腫。有的站立時弓背發抖,步態蹣跚,漸至不能站立,肌肉震顫,倒地四肢划動如游泳狀,發出嘶啞的尖叫聲,體溫正常或偏低。病程短者數小時即可死亡。

小豬得了水腫病?這樣防控最高效!

↓↓↓點擊下方文字,查看詳情,及實時信息,各種常見病例!↓↓↓↓↓

1. ,養母豬產小豬多,消除淚斑,死皮,鐵鏽斑,便秘等亞健康!

本病主要發生於每年的秋末冬初季節期間(10月至12月初),以11月份發病最多。引起本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種具有特異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腸桿菌所產生的毒素。腸道里有溶血性大腸桿菌,並不一定都發生本病。有毒因素要在腸內形成,並吸收到一定數量才能發病。

溶血性大腸桿菌能否在腸內形成毒素,與機體抵抗力強弱及周圍環境因素有關,特別是飼養管理條件不好時(如飼料單一、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等),比較容易形成毒素,進而引起本病。

從豬的年齡上看,多發生於斷乳前後的仔豬,特別是比較肥胖的仔豬更易發生本病,而且死亡率極高。肥豬、母豬以及大克郎豬均能發生本病,而且治癒率也很低。所以,在秋冬之交期間,要特別重視此病的防治工作,避免或減少本病的發生。

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經常補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飼料,經常注意豬舍清潔衛生,常可避免發生本病。尤其在將要離乳時,更要注意上述問題。離乳不要驟然,飼料要多樣化,保持飼養條件逐漸變化,使仔豬有個適應過程,更能起到比較可靠的預防作用。

(2)在斷奶前1周和斷奶後3周,每頭每天內服磺胺甲嘧啶1.5克,可預防本病的發生。

(3)升麻、陳皮、川連、茯苓、車前子、澤瀉、黃芩各20份,雙花、川樸、紫草、川軍各25份,磷酸氫鈣200份,芒硝550份。共為細末,混合均勻後備用。10公斤以內的仔豬每次內服10克;11至20公斤的豬每次內服20克;21至60公斤的豬每次內服30克;31至40公斤的豬每次內服40克;40公斤以上的豬每次內服50克。每天一次(混飼料中),連用五天,可起到預防作用。

(4)鮮馬齒莧50克,側柏葉20克(每頭每天的用量),切成細末,混飼料中飼餵,每天早、晚各喂一次,連用5天,預防效果很好。

(1)10%磺胺噻唑3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二次,連用五天。也可用加倍量一次注入腹腔中,每天一次,連用五天。

(2)氫化可的松注射液,每千克體重5毫克,一次肌肉或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3)10%氯化鈣15毫升,一次耳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五天。

(4)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5%抗壞血酸溶液10毫升,混合後,一次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點擊下方文字,查看詳情,及實時信息,各種常見病例!↓↓↓↓↓

2. ,讓肥豬長得快,瘦肉多,生病少!

3. ,豬特效呼吸道藥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