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益该怎么取舍?

利,从禾从刂(dao)。从刀从禾,和然後利。《易》曰:“利者,义之和也。

利可以解释为锐利,《易·系辞》其利断金;吉、宜也。《易·贲卦》利有攸往;利益,《韩非子·五蠹》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利卷囊括了所有。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益该怎么取舍?

惑人者无逾利也。

利益是最迷惑人的东西了。在利益面前,人们总是不肯退让的。利益驱使着人们以身试险,不择手段,甚至做出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来。对利益的追求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偏离了正常轨道,只是就利言利,见利就争,势必会违法乱纪,多树强敌,使自己陷于孤立无缘。在利的诱惑下,人们如果丧失理智,心存贪念,就会步步走向沉沦。

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利益不追求,就不能获得;但是仁德不施舍,就不能积累。利益的取舍,折射出人们的思想境界和见识高低,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和事业成败。事实上,仁德的作为既能惠人,又可惠己,往往是最大的利益。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益该怎么取舍?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

许多人都能看见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许多人都视为有害的东西,有的却是有利益的。大家都能见到的好处,所争的人自然众多,由此产生的困难和障碍必然层出不穷,成功的几率也因此大减。这未必就是成功。而真正成功的人不盲目趋众,他们总是另辟蹊径,在人所未见之处挖掘出宝藏,赢取大利。

但是,化害为利,敢为人先,这不是单凭勇气和幸运便能做到的。事情都是辩证的,成功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即使身陷困境,也会看到希望,找到出路。在利益的求取上也是如此,顺境中暗含危机,不要得意忘形;逆境里蕴藏生机,更不要悲观绝望。

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

君子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小人贪恋利益而远离信用。俗话说,香饵之下,必有死鱼。贪图利益而不问是非、不知轻重的人,常常要付出血的代价。正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屈从于利益,势必要受制于人和事,对利益的过分偏爱,只能使自己丧失立场和原则,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情,害人害己。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益该怎么取舍?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

利益无穷无尽.生命却有终了时,不懈怠就可以了。而且利益不能独自占据,运气有好有坏,心存畏惧才能警醒。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悲剧之所以亘古不绝,其中的关键就是你我没能站在生命的高度来正确地看待利益。其实,只要平平安安、问心无愧,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远比绞尽脑汁、整日提心吊胆的人要活得踏实和自在,这才是人生的真正利益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