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真的活不過三十歲?“死亡平均年齡”促成了這種錯誤的看法

古人真的活不過三十歲?“死亡平均年齡”促成了這種錯誤的看法

你可能看過一個卡通片:兩個穴居人坐在洞外鑿石制工具。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有些東西不太對啊——我們呼吸的空氣是乾淨的,我們喝的水是無汙染的,我們每天進行大量的鍛鍊,我們吃的每樣東西都是有機的和自由放養的,但是卻沒有人活到30歲。”這一漫畫內容反映了我們對遠古生命的一個非常普遍的觀點,但它卻是建立在不準確的信息之上的。過去的人並不是30歲就死了。

古代文獻也證實了這一點。在公元前二十四世紀,埃及人Vizier Ptahhotep寫了關於老年變化的詩句。古希臘人則把年邁歸於神聖的詛咒,他們的墓碑證明了自己過去80年的生存軌跡。古代藝術品和雕像也有對老年人彎腰駝背,肌肉鬆弛,滿是皺紋的描繪。然而,這並不是唯一的證據。對現存的遠離現代藥品和市場的傳統人種的研究,如坦桑尼亞的Hadza人或巴西的Xilixana Yanomami人,已經證明了最可能的死亡年齡遠遠高於大多數人所設想的年齡:大約是70歲。一項研究發現,儘管在不同的人口、時間段、特別是涉及到暴力方面時,死亡率是有差異的,但各類傳統原住民的死亡率分佈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古人真的活不過三十歲?“死亡平均年齡”促成了這種錯誤的看法

如此看來,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包含著特有的壽命特徵。傳統種族的死亡率在嬰兒期很高,隨後急劇下降然後保持平穩直到40歲左右,接下來,死亡率會在70歲左右達到峰值。大多數人會在60歲或更長的時間內保持健康和活力,直到衰老降臨,這是身體自身的衰退,即使出現的一個因素沒能導致死亡,那麼另一個致命的打擊也很快就會來臨。那麼,錯誤認知中關於過去那些早夭的人的源頭又是什麼呢?

一個是我們挖掘出來的東西。當發現古人類遺骸時,考古學家和生物人類學家檢查骨骼並試圖預估它們的性別、年齡和總體健康狀況。生長髮育的標誌物,如牙齒萌出,可以為相對準確的兒童年齡預估提供基礎。然而,對於成年人來說,這種預估是基於退化。我們會根據外表和遇到的情況,本能地把人標記為“年輕”、“中年”或“老年”。同樣,生物人類學家會使用骨骼,而不是頭髮和皺紋去做標記。我們所使用的術語“生物年齡”所依仗的是基於與骸骨的生物現實有關的身體和心理條件。這些並不總是與精確的年代年齡相關,因為人都是不同的。他們的外表和能力將與他們的遺傳、生活方式、健康、態度、活動、飲食、財富以及許多其他因素有關。這些差異將隨著年份的增加而增加,這意味著一旦一個人達到了大約40歲或50歲,差異就太大了,以至於無論是通過肉眼觀察還是同齡人偏好的骨骼年齡測量法,都不能找到一種普適的方法來推斷準確的年代年齡。其結果是,過了中年的人經常被給予一種開放的年齡估計,比如預估一個人是40多歲或50多歲,這意味著他的年齡其實是在四十到一百零四歲之間,或者是在這個數值上下。


古人真的活不過三十歲?“死亡平均年齡”促成了這種錯誤的看法

“死亡平均年齡”這個詞也促成了這種錯誤的看法。高嬰兒死亡率降低了年齡譜一端的平均值,而“40 +”或“50 +”等開放性的預估條目又使另一端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如我們所知,在2015年,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範圍從塞拉利昂的50歲到日本的84歲,但這些差異與早期死亡有關,而非代表總壽命的差異。估計壽命的一個更好的方法是隻在成年時期查看預期壽命,這就把嬰兒死亡率排除在外。然而,對超過50歲的預估能力不足,依然會使所得的平均水平比應有的數值低。這樣一來,考古學家對年齡的估算在年齡譜的兩端都被壓縮了,結果使那些年齡譜完整的(壽命很長的)個體被“隱形”了。這意味著我們無法完全理解遠古社會。在有文字記錄的歷史中,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大多和一般成年人的待遇相同,但如果沒有對“隱形老人”進行考古鑑定,我們則不能說這也是無文字記錄的社會中的情況。 所以開發了一種方法來揭示“隱形老人”。這種方法僅適用於墓地生活幾乎沒有變化的墓葬人口,居民之間沒有明顯的不平等。這樣可以假設人們吃了類似的食物,並且他們牙齒的呈現方式也類似。在漢普郡Kingsworthy附近的Worthy公園就有一個這樣的墓地,大約1500年前盎格魯撒克遜人在這裡埋葬了他們的親人,並於20世紀60年代初被挖掘出來。

古人真的活不過三十歲?“死亡平均年齡”促成了這種錯誤的看法

他們測量了這些人牙齒上的磨損,然後針對全部人口的牙齒磨損程度進行排序,而非單純是老年人,以此來控制整個實驗的準確性。然後將它們與已知的具有相似年齡結構的模型人群相匹配,並將磨損最嚴重的牙齒與最老的年齡相匹配。通過將該墓地中發現的牙齒與模型人群相匹配,隱形老人很快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不僅能看到有多少人活到了高齡,還能知道有多少75歲或更大的人,以及50歲出頭的人。看到隱形老人也帶來了其他發現。過於,由於懷孕和分娩的危險,人們常常認為男性比女性長壽,但我們的研究發現則不然。把這一方法應用到另外兩個盎格魯-撒克遜墓地,埃塞克斯郡的大切斯特福德和肯特郡特斯的米爾山,並發現三個墓地裡九個最老的人中有七個是女性,只有兩個是男子。雖然不是確鑿的證據,但這表明女性較長的年齡跨度可能是人類壽命狀況的一部分。


古人真的活不過三十歲?“死亡平均年齡”促成了這種錯誤的看法

還研究了墓中老人的待遇,盎格魯撒克遜的男人經常有武器隨葬,而婦女的隨葬品多數是胸針和珠寶中,包括珠子和別針。這表明男性是通過他們的軍事素質來獲得重視的,而女人則是因為她們的美貌而受到讚賞。男性在60多歲的時候也能保持或增加自己在墓中的地位,而女性的價值則在30歲時就達到了頂峰,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有趣的是,最有可能出現在老年人墳墓中而不是年輕人墓中的物品類別是修整工具,其中最常見的是鑷子,發現的大部分鑷子都是同老人一起埋葬的。這是否意味著老人關心他們的容貌?或者那些老年婦女因為離美貌太遠了所以隨葬了鑷子或其他美容用品?諸如此類的發現,為人們揭開了過去人們生活的一角,但如果沒有識別出“隱形老人”,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自從人類到達了最大壽命(大約125年)這個水平之後,這個數值幾乎沒有變化。據估算,如果當今老年人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中風和癌症被消滅,發達國家的預期壽命只會增加15年。在遙遠的過去,活到125歲的人雖然極為罕見的,但卻是可能的。而過去諸如男人因權力而被重視,女人因為美麗而被重視的事情,則變化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