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5后眼里的《焚香记》:看到泪流满面,爱情真的是这样吗?

前段时间,陕西戏曲广播官微中为大家安排了由齐爱云、张涛两位梅花奖演员联袂演出的秦腔《焚香记》的全本视频,戏迷们看后纷纷在后台留言,其中有一位今年上大四的 95后的秦腔爱好者含露和小编聊起了这出戏。


一个95后眼里的《焚香记》:看到泪流满面,爱情真的是这样吗?


她说自己看这出戏看到泪流满面,小编也特别好奇,对于一个95后的学生来说,看这样一出戏,会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于是含露也将她看这场戏的感受写成文字发给小编,也愿意在此和大家分享自己看戏的点滴。


一个95后眼里的《焚香记》:看到泪流满面,爱情真的是这样吗?



看《焚香记》有感

大抵孩童都是不爱听戏的,觉得听戏是爷爷奶奶的专属,咿咿呀呀的,一句话要唱上半天。但不知从何时起,竟也喜欢上了戏曲。细细回想来,应该是从齐爱云老师的折子戏《打神告庙》之后,开始接触秦腔。其实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原原本本地把这个戏看完。

我能够看到《焚香记》,要感谢空中剧场的录制。第一次在手机上看,中间因为泪流满面而不得不几次暂停来平复心情。看完之后,脑子里一直在回荡张爱玲的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爱情果真是这个样子的吗?

这出戏的剧情是青楼名妓敫桂英在长街雪地搭救了穷困潦倒的书生王魁,二人暗生情愫,感情日笃,结为夫妻。后桂英送王魁上京赶考,王魁感念敫桂英对自己的恩情,于海神庙前立下永不变心的誓言,岂料他高中后休弃恩妻。桂英义愤填膺,前往海神庙质问海神,怎奈天不应,地不语,悲愤之下打神告庙,自缢身亡。海神感于桂英遭遇,命判官去捉拿王魁,已成为一缕幽魂的桂英依然余情难忘,说服判官前去试探王魁。桂英入得相府,苦苦哀求,好言相劝,王魁不为所动,甚至起了歹心。桂英终于醒悟,王魁也被判官缉拿。

在戏曲中,男子高中负心的题材自是不少,但唯独《焚香记》让我泪流满面。以前秦腔给我的印象是“王朝马汉一声吼,大地跟着抖三抖”,但《焚香记》却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印象,委婉缠绵,细腻哀怨。在一开始的《情笃》当中,敫桂英显然是处在热恋中的小女人,眉含情目含笑,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对王魁的浓浓爱意。而此时王魁的本性已初露端倪。虽内心感念桂英对自己的相救,但在喝药时,却嫌药苦!看到这里却是令我大跌眼镜,让我一下对这个文弱书生有了新的看法:一个大男人竟如此的懦弱。在分别时,他提出来要在海神庙前盟誓以表心迹。此时桂英的内心独白定是“郎,你把妾心带走了,你为什么不把妾身带走”。果真,他荣华富贵,招赘为相府女婿,而她还在莱阳苦苦等待,等来的却是一纸休书。我不忍看,不忍看到桂英的绝望,痛苦。那一声“王魁,贼子!”喊的我泪流满面,喊的我刀刺心头,有多喜欢就有多不忍。

一场《打神告庙》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感天动地。在这折戏里,爱云老师将水袖舞得惊天地泣鬼神,她的怒、怨、恐、悲全通过水袖表现地淋漓尽致,此时的水袖在我看来是一把利剑想要直刺负心人,又好像是那一张秘方想要去挽回,她无助,她愤恨。她怨,怨这海神为何不为自己做主,她恨,她恨自己为何出身烟花。她愤怒地跳上香案,踢翻香炉,继而打神告庙,自缢身亡。我早已泪流满面,是同情吗?不,我想更多的是感动。被桂英的痴情感动,被她的内心痛苦所触动。

桂英去探王魁是温情去探,她的内心还存在着幻想。她字字血泪,黄莺泣作杜鹃声。此时的我直想冲过去将王魁痛打一顿,女人在爱情面前已经如此卑微,如此低三下四了,你还要她怎样?我在世界上最爱的是你。胜过一切。胜过我的生命,只要你轻轻地回头说一句,你还爱我,这也许,就够了。但你为什么不呢?你这个狠心的人。

一场《焚香记》看下来,让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复。美,这个美不是美丽的美,而是戏美,人美。

——宋含露


一个95后眼里的《焚香记》:看到泪流满面,爱情真的是这样吗?


这样的文字很温暖很感动,没想到一个年轻的20来岁的小姑娘会对《焚香记》有这样的感触;会对秦腔有这般深沉的热爱。闲聊时我们谈到:“王魁真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硬生生一步步地把一个痴情女子变成复仇女神”。而敫桂英的“黑化”经历了三步,分别是:休书中王魁的绝情、打神中海神的不应、情探中王魁的拔刀相向。


一个95后眼里的《焚香记》:看到泪流满面,爱情真的是这样吗?


走出戏里,含露又成了一副小姑娘模样——对爱情向往与不妥协。她说:“古代女人真的是痴情和可怜。按我们95后的爱情观,收到休书时要么就一别两宽各自安好,要么直接“弄”死他,而这段古老的故事让我又一次相信了爱情,相信一个人为了爱情可以生生死死,至情至性”。这番小姑娘家家的话,让我们看到,戏曲在年轻人身上所折射出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也看到古老的戏曲故事被年轻人所赋予了新的概念与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