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京城名醫董德懋論治脾胃病經驗

簡介:

「学术」京城名医董德懋论治脾胃病经验

董德懋(1912年~2002年),生前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現在改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主任醫師,曾任全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針灸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等。

「学术」京城名医董德懋论治脾胃病经验

△1982年,董德懋與研究生一起研究醫案。

董德懋生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著述有《董德懋醫話》、《董德懋醫療經驗瑣談》、《脾胃學說初探》等書。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之樞紐,且與五臟、四肢百骸有密切關係,因此脾胃有病勢必影響其他四髒,故提出“調理脾胃以治五臟,治五臟以調脾胃”之論斷,瞭解其辨證關係,對提高臨床診治大有幫助。

脾胃病的證候分類是為了便於辨證論治而分立,臨床上可以從納化、升降、燥溼諸方面的病理變化來判斷證候,輔以寒熱虛實。胃主納,脾主化。胃納反常,則病納減、不能食,胃中嘈雜,或多食善飢;脾化失常,則病食後作脹,或食後思睡。升降反常,胃氣不降則為噎、膈、脹、脘痛;胃氣不降反升,則為嘔吐、呃逆、反胃,病在血分則嘔血。脾氣不升則脘悶,食後睏倦,腹脹腹瀉,乏力消瘦;脾氣不升反降,則中氣下陷而致脫肛、陰挺,內臟下垂,洩瀉、大便滑脫不禁等。內溼多由脾虛而生,外溼亦可由外入內傷脾而生;脾陽虛易從寒化,胃熱者易從熱化,可見寒溼困脾、胃蘊溼熱、脾虛陽衰、溼邪內漬,為洩、為飲、為腫,胃滯脹滿,邪從燥化,則為“胃家實”。

董德懋認為,脾胃貴在健通和暢,脾運宜健,胃納宜和,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故總結出十種治法運用於臨床:①益氣用四君子湯;②舉陷用補中益氣湯;③溫中用理中湯或吳茱萸湯、良附丸;④固澀用真人養髒湯、赤石脂禹餘糧湯、訶黎勒散;⑤養陰若養胃陰用麥門冬湯、養胃湯,滋脾陰用慎柔養真湯或四君子湯加山藥、扁豆等;⑥理氣若行氣用加味烏藥湯、越鞠丸,降氣用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半夏瀉心湯;⑦祛溼若芳香化溼用藿香正氣散、藿樸夏苓湯、五加減正氣散,苦溫燥溼用平胃散、二陳湯,清熱利溼用三仁湯、甘露消毒丹、連樸飲,溫化水溼用苓桂術甘湯、實脾飲;⑧消導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枳術丸;⑨瀉下若寒下用諸承氣湯、涼膈散,溫下用大黃附子湯、溫脾湯,潤下用麻子仁丸、濟川煎;⑩清熱用瀉黃散、清胃散、黃芩湯、白頭翁湯、玉女煎、左金丸。應用上法必須針對具體病情,單用或數法合用,才能獲效。

對於洩瀉,董德懋分為11種進行證治:寒溼瀉用藿香正氣散;溼熱瀉用葛根芩連湯;暑溼瀉用六一散,可加玉樞丹;溼瀉用胃苓湯;傷食瀉用保和丸;脾虛瀉用參苓白朮散;虛寒瀉用附子理中湯;腎瀉用四神丸;痛瀉用痛瀉要方;滑瀉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久瀉用補中益氣湯。對症加減治療,可獲良好效果。 他的驗方“寧胃止痛膠囊”,藥用枳實、檳榔、麥芽各30克,砂仁、白蔻仁、厚朴、黨參各15克,香附20克,高良薑10克,製成膠囊劑內服。本方為香砂枳術丸合良附丸化裁組成,適於胃脘脹滿,脘腹作痛,呃逆噯氣等證,有理氣和胃、溫中止痛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