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和鄧超、彭于晏演的這片,到底怎麼樣?

第一把跨界玩票,看到驚喜處,濾掉驚,只剩喜,算是對處女秀的體貼。到第二部,韓寒也就不好以“因為純真所以生疏”矇混過關了,他得接受嚴格質檢。《乘風破浪》講成長,講情感,講懷舊,姿勢玩穿越,不新鮮卻也是看得出費心費力的招兒。掄的傢伙是黑幫和喜劇,幫派弄衝突,喜劇弄笑聲,也算圖謀有軌。

趙麗穎和鄧超、彭于晏演的這片,到底怎麼樣?

而韓寒太自信,成品如他所意,卻不如人意,至少不如我意。小鎮青年何苦為難小鎮青年呢,直男又何苦為難直男啊,可沒辦法,身為小鎮直男,我無法熱愛韓寒新片。自信和自負一紙之隔,過於自信就會導致敷衍。片子的基調是生活流,套路卻是類型片,整片搞得生活不生活,類型不類型,雞湯與情感,熬得又雜又亂。生活沒有反派,但韓寒硬靠黑幫立反派,片子想拍得自自然然,可就是彆彆扭扭的。太自信,才是韓寒的敵人。

趙麗穎和鄧超、彭于晏演的這片,到底怎麼樣?

韓寒的品味,是小鎮青年的典範,畫面不難看,音樂挺好聽。彭于晏演的徐正太,有情有義,有範兒,包括傻逼範,是小鎮男青年的理想模子。趙麗穎演的小花,長髮飄飄,善解人意,是標準的小鎮女神。董子健演的小馬,是典型的小鎮書呆子,與小鎮格格不入。而這些好看元素、理想範式,這些90年代小鎮景觀,就是全片要說的?韓寒你還沒老,別這麼著急忙慌地懷舊吧。

趙麗穎和鄧超、彭于晏演的這片,到底怎麼樣?

穿越之前的衝突是父輩代際隔閡,徐太浪得了冠軍,向父親證明了自己,證明他可以幹他喜歡乾的事。他的穿越之旅,是瞭解父輩的過程,也是和父輩和解的過程。所以,主要是父子關係咯?卻又不是。98年是經濟鉅變的前夕,小鎮青年卻相信世界不會變,他們看錄像帶看港片,囤BB機,最終他們掛的掛了,坐牢的坐牢,出走者與下一代與新世界親密相擁。韓寒享受著變化之後的福利,卻又如此留戀他青春期所處的時代。這很分裂,倒可用來做衝突,但他也沒將重點集中於此。

趙麗穎和鄧超、彭于晏演的這片,到底怎麼樣?

根子是戀舊,讓情感衝在前面,中途塞些遊離於主旨的笑點和感慨,拉拉雜雜湊到100來分鐘,來個緊急剎車。這裡面,沒有對生活、情感、時代的獨到洞察,韓寒輕飄飄碰了一堆東西,都是蹭蹭而已,沒一個深入進去。他是假裝深情的混混導演,或者,他是確然深情但庸俗膚淺的投機分子。

趙麗穎和鄧超、彭于晏演的這片,到底怎麼樣?

在片尾,他感謝《時光倒流七十年》、《終結者》、《新難兄難弟》、《回到未來》一堆穿越片。這姿態固然磊落,值得發揚,可也只是姿態好看而已,他並沒有真正敬重類型。如果敬重類型,他該選兩三類型元素,認真經營,片子就不會這麼散。鄧超泡趙麗穎,發現她的真正身份,房間櫃子又出來兩人,這段讓我尷尬到噁心。不是道德觀作祟,而是錯位衝突如此敷衍,韓寒搞喜劇的偷懶勁讓我無法接受。他愛港片,大搞致敬,大玩黑幫,玩得敷衍,其實是對港片不敬,就像對生活輕浮一樣。

趙麗穎和鄧超、彭于晏演的這片,到底怎麼樣?

《乘風破浪》的敘事,自然比《後會無期》更像一回事。而《後會無期》是散文式的,它的散,是在情理之內,可以說得過去;《乘風破浪》是穿越喜劇,走類型片套路,搞得太散,類型功效就打了折扣,也讓表達變得含混模糊。片無定法,類型有法,雜糅或反類型,不是靠假主線、小聰明和金句就可完成。作為導演的韓寒,第二部作品並無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