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會自己吃飯 把握四個階段輕鬆讓孩子愛上吃飯

導讀:孩子不喜歡吃飯,吃飯要追著去喂,哄著去喂;孩子偏瘦,挑食;孩子總是要邊吃邊去玩。很多媽媽遇到孩子吃飯的問題就頭疼!要怎樣培養孩子自主的進食?怎樣讓孩子自己喜歡上吃飯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寶寶不會自己吃飯 把握四個階段輕鬆讓孩子愛上吃飯

培養孩子獨立的去吃飯,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父母來說,養成孩子小時候良好的吃飯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也會讓父母越來越輕鬆。所以,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越早越好。

第一個階段:培養孩子吃飯之前,請先培養孩子吃飯的興趣

讓孩子學會獨立的去吃飯,並不是一日就可以學會的。孩子學習吃飯的過程需要媽媽們充滿耐心,對於孩子來說,學習自己吃飯之前,首先要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怎樣來培養呢?我們來仔細說說。

當孩子可以靠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興趣了。怎麼來培養呢?讓孩子和大人一起“進餐”。每當家裡人要開始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把孩子“請”出來。

寶寶不會自己吃飯 把握四個階段輕鬆讓孩子愛上吃飯


當孩子可以靠坐的時候,把寶寶放進餐椅中,繫上安全帶,讓寶寶看著父母吃飯。爸爸媽媽也可以做出誇張的表情,表現出這個飯真的很好吃。也可以開啟和寶寶對話的模式:寶寶要吃飯嗎?這個真的很好吃哦!

如果孩子表現出想要搶大人手上的食物,或者開始啃自己的小手,亦或者開始大喊大叫的去夠桌上的食物,恭喜父母們:你們成功的培養了孩子想要吃飯的慾望。讓孩子上餐桌可以持續一到兩週,隨後就可以給孩子添加輔食了。

第二個階段:讓孩子自己去吃飯

正常情況下,半歲的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等到孩子八九個月的時候,媽媽們就可以給寶寶手指食物來吃。比如蒸熟的西藍花、胡蘿蔔條、南瓜塊。

給孩子添加手指食物有三個目的:第一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第二,培養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第三個,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爸爸媽媽不要看把食物送進嘴巴的簡單動作,對於寶寶來說,這可以是她成長髮育的重要階段。因為把食物送進嘴巴里需要手、眼睛、嘴巴以及大腦的配合。所以,給寶寶手指時候,既鍛鍊了孩子的大腦發育、又通過自主進食,培養了寶寶對食物的興趣。

第三個階段:給孩子碗和勺子

當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媽媽們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吸盤碗和一把勺子。這個時候,讓孩子自由發揮。很多寶寶拿到碗和勺子後,並不知道要把勺子送到嘴巴里。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和大人同桌來吃飯,爸爸媽媽示範給寶寶看,很快小寶寶就能學會把勺子送進嘴巴中。

寶寶不會自己吃飯 把握四個階段輕鬆讓孩子愛上吃飯

這個階段媽媽要注意:

第一,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在餐桌上吃飯;第二,請保持足夠的耐心,讓孩子自由發揮,很多媽媽忍不住上前幫助孩子;第三,請允許孩子把食物撒到碗的外面。

孩子學習過程就是探索的過程,如果媽媽們因為拒絕髒、亂,而阻止孩子自主進食,那麼孩子的興趣和吃飯的能力會同時被父母扼殺。如果擔心孩子吃不飽,可以在大人吃完飯後,孩子也自己嘗試吃飯過後,再去由大人來從新餵給孩子來吃。

第四個階段:讓孩子學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吃完飯

一歲半左右到兩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很好的去拿勺子吃飯了。這個時候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在規定內的時間去吃飯,因為很多兩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學會玩食物了。

父母可以這樣做:1.吃飯前把時間指給孩子看,比如這個針走到3上,我們就要收拾碗了;2、父母要自己做到,到點了吃完飯,開始收碗;3.時間快到的時候,開始提醒寶寶;4.如果因為孩子玩食物,而沒有吃完飯,到時見請按時收走餐具。

在孩子學習吃飯的過程,除了需要擁有耐心之外,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應該做到吃飯不要去看手機、看電視、玩遊戲、不拖拉,除此以外,作為父母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從寶寶第一次吃輔食,就要養車坐餐椅的習慣;

不要強迫孩子去吃飯,孩子不想吃就不要去吃;

別怕孩子吃的慢,孩子不同於大人,家長不要去催促孩子;

別讓孩子吃飯的時候看動畫片或者玩遊戲,這樣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進餐習慣;

家長要容忍孩子吃飯的“髒亂差”,孩子剛開始自己吃飯,會弄到到處都是,媽媽們可以在地上鋪上幾張報紙,給孩子穿上反穿衣,但是有些時候仍然會弄的臉上、頭上都是,父母們需要有耐心,這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只是階段性的。

我們總結下,想要養成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四個階段需要父母來培養寶寶吃飯的興趣,有五個注意事項,父母需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